内蒙古经济网-内蒙古财经综合性门户网
    新闻热线:0471-3285915    监督热线:0471-3285917     官方微博    关注公众号
        客户端
内蒙古商报社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
当前位置:内蒙古经济网视野详细

【传承中华文化 弘扬中华文明·节气与美食】清明时节“寒燕儿”飞

时间:2024年04月02日 14:24:55 来源:内蒙古经济网  原创 大字 小字

  本网记者 王丰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的第五个节气。清明节气因为节令期间“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而得名。

  这个时节阳光明媚、草木萌动、百花盛开,自然界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南方地区,此时已呈气清景明之象;北方地区开始断雪,气温上升,春意融融。

  在呼和浩特、乌兰察布、巴彦淖尔等内蒙古西部地区,每年清明节前夕有蒸“寒燕儿”的习俗,人们用白面捏成一个个小巧玲珑、栩栩如生的小鸟、鱼虫或者十二生肖样,鸟儿以燕子为主,所有叫“寒燕儿”。

  捏寒燕儿用的是比较硬的发面,便于成型,蒸熟也较少变形,栩栩如生。蒸熟的“寒燕儿”再用颜色染画嘴、眼、羽、尾,形成层次鲜明的色泽对比。

  “寒燕儿”又叫介子推,据《中国古代美术经典式民间吉祥艺术卷》记载,“寒燕儿”是清明前后流行于内蒙古西部、山西北部的食品,它起源于春秋时期介子推的故事。介子推背母隐匿于绵山,因有一说是“且抱柳,焚烧致死”。故后人在介子推死的日子,禁止举烧烟火,吃寒食(寒、冷的食物)纪念介子推,所以清明节前天又叫寒食节。

  随着时间的变迁,寒燕儿,又增添了新的寓意。寒食节,捏寒燕儿,寓意寒冷的日子要走了,燕子飞回来了,柳树枝头出新芽了,一切预示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后来,禁烟火的风俗渐渐没有了,而面塑食品制作作为一种饮食文化被保留了下来。

编辑:李姝廷

版权声明:内蒙古经济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285917   蒙ICP备2021003034号-1 

Copyright © 2016- 内蒙古经济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