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商报新闻客户端消息(记者 张鑫) 3月22日,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召开“世界气象日”网络气象信息通气会,记者在通气会上获悉,2021年,内蒙古气象灾害多发频发重发,先后发生了低温、沙尘暴、干旱、暴雨、高温、龙卷、暴雪、寒潮等气象灾害。在气象灾害应对方面,我区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水平不断提升、预警信息发布覆盖面不断提高、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成效明显,暴雨(雪)气象预警准确率达到87%。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应急与减灾处处长牛宝亮通报指出,2021年汛期,内蒙古共出现了134次暴雨洪涝灾害,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市、莫力达瓦旗、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等地发生频次较高。全区共有34个旗县共出现66次冰雹灾害,其中夏季发生56次。
针对复杂的气象灾害形势,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和各部门不断完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制,自治区政府召开全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会议,重新修订印发了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内蒙古气象局与农牧、水利、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应急管理、广电等20余个委办厅局强化信息共享和应急联动,三级气象部门与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共制作发布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879期。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不断提升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水平,有序推进阿尔山等9部天气雷达建设,黄河流域、察汗淖尔等重点区域气象监测能力稳步增强,建成了全国规模最大的北斗导航平漂探空观测网,三级预警信号产品精细至乡镇,晴雨、气温预报准确率分别达89%、78%,暴雨(雪)预警准确率达到87%。
据悉,2021年全区共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12358条,向各级责任人发布预警信息996.7 万人次,预警信息发布综合人口覆盖率达8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