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鑫 通讯员 周昕南 戴玉芝)2月9日凌晨,呼和浩特市迎来兔年首场降雪。根据实况监测,呼和浩特市大部地区降雪明显,2月9日00时~9日14时呼和浩特市31个称重监测站共29个站有降雪,其中,暴雪(10~19.9毫米)1个站,大雪(5~9.9毫米)7个站,中雪(2.5~4.9毫米)14个站,小雪(0.1~2.4毫米)7个站。最大降雪量出现在清水河县老牛湾镇为10.0毫米。呼市气象台1时20分、5时15分分别发布道路结冰黄色预警信号和暴雪蓝色预警信号。
据悉,2月8日呼和浩特市气象局已与应急、农牧、交管、城管、林草部门举行联合会商,各部门对此次降雪天气应急准备工作提前部署,提醒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工作,设施农户加固棚架等易被雪压的临时搭建物,防范降雪对作物产生的影响。
入冬以来,呼和浩特市降水量偏少、空气干燥使得森林草原防火等级一直居高不下。呼和浩特气象部门抢抓有利天气积极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2月9日4时至11时,呼和浩特市各旗县区共进行地面人工火箭增雨雪作业5个点次,发射火箭弹15枚。内蒙古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中心于7:36-8:50利用位于呼和浩特市大青山上的料木山烟炉进行人工增雪作业1个点次,点燃烟条23根。通过自然降雪和人工增雪,能够有效降低呼和浩特地区的森林草原火险等级,同时为即将开展的春耕春播打下良好的墒情基础。
据悉,要想实现地面火箭人工增雨雪,首先得有一团合适的云。一般来说,当云的厚度超过两千米,缺乏冰晶却拥有丰富水汽,且云体外围还有充足的水汽源,在0℃以下的云层里,通过增雨雪飞机、地面增雨雪火箭及高山增雨雪烟炉等进行人工增雨雪作业,在云中播撒碘化银等催化剂,增加水汽凝结核,以达到增加降雨雪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