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鑫)人勤春来早,改造暖人心。4月18日上午9点半,2023年呼和浩特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内蒙古大学家属院北区举行。
内蒙古大学家属院北区居民的王秀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改造挺高兴、挺激动,改造好了以后肯定是漂亮、出行感觉也舒心。”
目前,呼和浩特市已完成改造城镇老旧小区725个,建筑面积约996万平方米,涉及居民11.2万户。今年,呼和浩特市将继续改造309个老旧小区,共计51085户,建筑面积420万平方米,概算投资18.3亿元,各旗县区基本完成改造前期准备工作,已有77个小区开始施工。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今年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要求各旗县区工程完工后,要及时组织验收,明晰改造后各类管网和设施产权,建立运营维护长效机制;要把老旧小区改造和物业管理相结合,长效保持改造效果,提升宜居水平,还要严格落实方案制定、工程监理、竣工验收备案等制度,切实加强工程建设全过程质量安全管理,确保不发生质量安全问题。
老旧小区改造涉及千头万绪。如何充分汇聚民意民智,实现共建共治共享?记者了解到,在改造过程中充分征求居民意见,积极发动群众参与到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来,切实做到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
呼和浩特市住建局物业服务中心主任史学林介绍,改造包括三类,基础类改造、完善类改造、提升类改造,主要是水电气暖,增设电梯,电动汽车充电桩,解决电动自行车的集中充电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