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兴安盟举办“禾下乘凉梦--袁隆平院士工作站建站五周年系列活动”。“袁梦计划4.0”正式启动。
兴安盟行署副盟长何伟利、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袁定阳分别致辞,对袁隆平院士工作站建站5年来取得的一系列成果予以肯定。“袁梦计划2.0、3.0”启动实施以来,已成功选育优质水稻品系13个、审定水稻新品种3个,示范推广效果显著。发展盐碱地稻作改良技术,使优质粳稻从538.48公斤提高到717.56公斤,超额完成袁隆平院士提出的“三年内帮助兴安盟水稻亩增产100公斤”目标。耐盐碱水稻亩产量连续四年突破1000斤,种植模式成为国内盐碱地治理的标杆。“北方寒地水稻及区域耐盐碱水稻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成为内蒙古厅盟会商实施项目的典范。隆华良种选育繁育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纳入“自治区生物育种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袁隆平院士工作站的一个品种已经通过审定,还有两个即将审定。
下一步,“袁梦计划”4.0将在兴安盟水稻新品种研发、盐碱地稻作改良产业化应用、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方面再创佳绩,推动兴安盟建成北方寒地水稻、耐盐碱水稻种源生产基地和关键技术输出基地,力争“十四五”期间在全盟示范推广优质水稻30至50万亩,旱作水稻20万亩,耐盐碱水稻20万亩,建成种源基地10万亩,让科研成果更多惠及群众,助力乡村振兴和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