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对于都拉嘎来说意义非同寻常。
“不仅为老师们提供了相互切磋的机会,更主要的是给年轻老师明确了以后教学复习的方向。”来自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蒙古族中学初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师都拉嘎深有感触地说。
今年暑假期间,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教育局先后开展了全盟统编教材骨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示范培训、2023年暑期教师研修、全盟原民族语言授课中小学教师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和锡林郭勒盟2023年普通高中新教材培训,充分利用假期为原民族语言授课学校教师充电蓄能。
通过参加此次全盟统编教材示范性培训,作为一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培训学习中收获丰富。都拉嘎说,此次培训,使他受益匪浅,同时受到很大的启发,尤其是针对初中复习阶段,专家老师详细地讲解,在复习划模块、挑重点,有效复习等方面,对于年轻老师来说明确了教学复习的方向。
采访中记者获悉,为全面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2022—2025年国家统编教材师资保障工作实施方案》文件精神,持续提升锡林郭勒盟原民族语言授课中小学统编教材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养打造一批能起到示范引领作用的优秀骨干教师。7月15日至22日,锡林郭勒盟教育局举办全盟统编教材骨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示范培训。全盟522名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统编教材骨干教师参加培训。
来自锡林浩特市蒙古族中学初中语文教师郭颖新表示,通过此次统编教材示范性培训,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在培训学习中收获非常大,对以往的语文教学模式和新的教学理念有了更深的认识。特别是学习了其他优秀老师的教学案例,使她对新课标的理解、大单元教学理念、史料应用等新的教学理念方式如何融入课堂有了更深的理解。
培训邀请陈延军、吴波、程光泉等国内知名学科专家和教研员,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目标,通过“2+1”互动式教学法、专家—学员同课异构说课展示、“世界咖啡屋”等形式,引导参培教师系统精准地理解和把握统编教材的新课程标准理念、教材结构内容和学科评价标准,指导教师充分认识教材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准确把握教材的编写原则和总体思路,不断提升统编教材的育人实效,更好地把新课标新教材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提升锡林郭勒盟统编教材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扎实的业务理论基础。
来自锡林浩特市蒙古族中学初中语文教师玉红感慨颇深,“非常有幸能够参加这次统编教材培训,本次培训内容丰富、实用性强,使我们对统编教材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同时,她还总结出了统编教材有以下几个特点:贴近学生生活编排内容、重视传统文化的渗透、注重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因此,她对使用统编教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要建立“生活语文”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要引导学生大量阅读和写作,培养学生长远的语文能力。
最后,玉红希望所有的语文教师都能在统编教材的这片沃土上不断钻研,共同开启语文课程的新天地。
值得一提的是,培训期间,学员改变了以往被动听课的学习方式,除了认真聆听专家讲座、与专家互动交流之外,还在专家的指导下,以同课异构的形式开展说课观摩和研讨活动,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学以致用的培训目标。
此外,为进一步提升锡林郭勒盟原民族语言授课学校教师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开展教育教学的能力,确保实现“到2025年全盟原民族语授课学校语文教师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级甲等及以上水平,其他学科教师普通话水平至少达到三级甲等,并逐步达到二级乙等及以上”的目标,533名教师参加了原民族语言授课中小学教师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同时,8676名教师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暑期教师网络研修活动。
与此同时,426位秋季新高一年级任课教师和高中教研员参加了普通高中新教材培训。(记者 李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