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由北京科拓恒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民福社会福利基金会共同主办的“中国菌点亮公益计划暨科拓生物20周年发布会”在呼和浩特市举办。
民福社会福利基金会秘书长尤承东,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和平教授,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秘书长陈铮,中国击剑奥运冠军仲满,中国跳水奥运冠军林跃,华润江中副总经理刘文君,科拓生物董事长孙天松、总经理刘晓军,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张学军等出席会议。
科拓生物携手民福社会福利基金会共同启动了中国菌点亮公益计划。据悉,该计划启动后,科拓生物旗下MBB与益适优等食用益生菌品牌未来每售出一条益生菌即捐出一分钱用于守护中国乡村和菌源地的未来,协助民福社会福利基金会加大对乡村学校的帮助,用经济发展协助当地教育振兴,实践国家“乡村振兴”发展战略。
民福社会福利基金会秘书长尤承东在会议上就该项目表示,“中国菌点亮公益计划”将通过向中国菌菌源地乡村的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捐赠生活、学习物资,以形式多样的的公益活动为抓手,切实关注、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以教育振兴助推乡村振兴。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秘书长陈铮则表示,当前人工智能、量子力学、生物技术已成为中国科技创新的三大重点领域。其中生物技术是一种利用生物学原理和方法进行生命科学研究和应用的技术,其具备可以改造和优化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更为人类的健康和福祉提供新的可能。益生菌的基础研究与产业化应用就是生物技术与食品技术交叉融合的典型案例。与此同时,通过对比不同人群肠道菌群的特征,寻找满足特定人群需求的益生菌干预途径成为目前益生菌领域的热点之一。科拓生物与张和平教授团队携手建成亚洲最大乳酸菌菌种资源库的同时,坚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理念,致力于打造适合中国人体质的益生菌品牌,让我们看到了民族企业的坚定与自信。
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和平教授则介绍,2023年已是团队连续34年走在寻菌之路上了。目前,团队已走过32个国家,成功采集6202份自然发酵乳制品,分离保藏乳酸菌 47,573株,建成全球最大、种类齐全的原创性乳酸菌种质资源库,并成功入选首批国家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库序列。2023年,团队成功发布了基于Web的全球最大乳酸菌基因组数据库- iLABdb。该数据库收录62900条乳酸菌基因组序列,并预计在2023年完成2万株,2024年完成3万株乳酸菌分离株的基因组测序工作。在菌株科研方面,继2008年干酪乳杆菌Zhang完成国内首个全基因组测序之后,在团队的不断努力下,目前已精准筛选出多株具有突出健康价值明星菌株,并针对这些菌株的益生功效进行深入研究,目前已拥有大量专利及临床成果。同时,通过不断更新益生菌智慧生产技术,团队将菌体存活率由60%大幅提升至90%,并在深入研发益生菌发酵乳加工技术后,成功打破国外垄断。此外,团队在畜牧养殖板块取得了多项突破。在奶牛健康养殖产品方面,经团队研发,目前产品可通过添加乳酸菌制剂,有效降低奶牛隐形乳腺炎风险,降本增效15%以上。在发酵青贮方面,团队通过深度解析,目前已开发出适用于制 备玉米、苜蓿和饲用燕麦青贮的多款产品,有效缩短发酵周期,提升饲料利用率。
科拓生物总裁刘晓军介绍,科拓生物目前已开始在呼和浩特建设亚洲最大的益生菌研发生产基地,项目位于和林格尔新区,分别建设动植物微生态制剂工厂,食品用益生乳酸菌工厂、益生菌菌种资源库及共性技术研发中心项目共三大板块内容,建成后将是亚洲最大的全产业链益生菌研发生产基地。其中,动植物微生态制剂生产基地已于本月在和林格尔新区正式建成投入使用,可实现年产微生态饲料添加剂3.6万吨,动物用微生态制剂225吨,农用微生态菌肥1.2万吨的生产能力。食品用益生乳酸菌工厂、益生菌种质资源库及共性技术研发中心项目已于2023年6月在和林格尔新区开工建设,预计2025年投产,建成后可实现年产食用益生菌原料菌粉500吨,益生菌固体饮料1200吨等的生产能力。(齐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