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经济网-内蒙古财经综合性门户网
    新闻热线:0471-3285915    监督热线:0471-3285917     官方微博    关注公众号
        客户端
内蒙古商报社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
当前位置:内蒙古经济网盟市详细

杨在军:巧用“加减”法 增产又“增收”

时间:2024年01月20日 13:29:28 来源:内蒙古商报   大字 小字

  隆冬时节,正值农民粮食销售旺季。日前,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舍必崖乡西厂圪洞村富鑫农牧业专业合作社门前,一车车火红的高粱经过称重、除杂后,整装待发。这些高粱将运往四川、陕西、山西等地。合作社负责人杨在军和媳妇手里有了销售25万公斤高粱所得的65万元钱,高兴地盘算着明年的种植计划,过几天准备联系种子、化肥等备耕物资。

  “我去年在种植青贮玉米的基础上,流转周边村庄水利条件较差的500亩地种高粱,亩产达500多公斤。青贮玉米还增加了新品种蒙青贮1812,收成特别好,平均亩产青贮3.4吨。”说起过去一年的种植调整,杨在军觉得自己做的“决策”是对路的。

  现年51岁的杨在军,于2014年成立富鑫农牧业专业合作社,流转村民土地,发展种植业。流转土地由起初的几百亩增加到去年的4000亩,玉米种植品种增加粮饲兼用类型,除去土地流转费、人工费、种子、化肥及银行贷款利息等开支,年纯收入达80万元。

  “去年开始,我通过控水、控肥、控药、控膜方式种植玉米。”说起种植,杨在军如数家珍。

  在控水降耗方面,他通过水肥一体化、滴灌等技术,直接把肥料随水均匀地输送到作物根部,供作物“细酌慢饮”,节水16.6%;在控肥增效方面,使用配方肥后,增施了有机肥,减少了化肥用量25%;在控药减害方面,应用绿色防控、统防统治等技术措施,使用高效低残留的“苯唑氟草酮”进行了杂草防治,有效减少了化学投入品对环境的污染;在控膜减污方面,青储玉米全部使用了加厚地膜,秋收进行地膜回收。

  “我种了3400多亩玉米,投入上就能节省10万多元钱,每亩有效亩产值提高212元。”杨在军颇为得意地对记者说。

  2023年,和林格尔县大力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新技术,在实施玉米优质高效增粮示范行动中,通过“四控”技术的综合应用,促进农户增收,带动全县种植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绿色发展,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双提升”。

  “和林格尔县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粮食播种面积突破100万亩,产量超过35万吨。”和林格尔县农牧业局局长云月清介绍说,“下一步我县将大力科普农业实用新技术,创新玉米种植模式,继续探索适合全县玉米高产种植模式和先进管理经验,把新技术贯穿于农业生产前、生产中、生产后,确保粮食安全,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王效平 孙国利)


编辑:李姝廷

版权声明:内蒙古经济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285917   蒙ICP备2021003034号-1 

Copyright © 2016- 内蒙古经济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