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九霄奋进路,征途万里又一程。
4月24日,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中国载人航天在“东方红一号”发射55载之际完成了第20次神舟问天之旅,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精神传承在当代发出激昂回响。
4月30日,额济纳东风着陆场迎来神舟十九号凯旋,在广袤无垠的戈壁上,一场紧密有序的“太空接力”完美抵线,航天员乘组平安返回,出差半年的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先后安全顺利出仓,三人精神饱满、状态良好。
航天科技工作者、青少年学生、牧民代表等共同见证了神舟二十号飞船的壮丽启航、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的成功着陆。在这片航天港湾、红色热土之上,万千目光紧紧地跟随目送航天员出发,殷切地等候迎接航天员回家。一代代中国航天人接续奋斗、矢志攻坚,开辟铺就出通往浩瀚宇宙之路,背后也汇聚了华夏儿女的殷切期盼和齐心托举,是“与有荣焉”的民族自豪,是“团结奋斗”的精神凝聚,更是“命运与共”的同心守望。
从神舟起落的从容看航天逐梦
4月24日,东风航天城里的气氛热烈而庄重。神舟二十号发射现场,“十、九、八、七……”倒计时归零的刹那,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尾焰如赤龙腾空,托举珠白色的箭体拔地而起,在湛蓝的天幕上划出一道轨迹,逐渐缩成一个光点消失在视野中。
自2023年起,中国空间站进入常态化运营,中国航天员开始了每年“两上两下”的太空换班,火箭发射震撼人心的一幕,却已成为大家习以为常的场景,这份从容背后,是中国航天人二十余载的坚实支撑。
2003年10月15日的早晨,整个中国屏住了呼吸,杨利伟身着雪白的航天服,步伐坚定地走向神舟五号飞船,那一刻,亿万人守在电视机前、收音机旁,无数颗心悬在半空。“飞船工作正常!”“我的身体感觉良好。”“我为祖国骄傲!”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愿望。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在一代代航天人的奋斗中、一次次神舟的接力下,跨越了航天领域的边界,激励着各族各界、各行各业的人们顽强奋斗、突破攻关,在科技创新的实验室里、在制造产业的车间中、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凝聚起团结奋斗的力量。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首次降落额济纳东风着陆场东区。面对新情况新考验,搜救指挥部迅速制定实施相应举措,全体搜救力量天地列阵、精准布控、严密配合,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阿拉善盟搜救指挥组针对任务变化,及时调整部署,在统一指挥下加强与各搜救队伍的协同配合,迅速开展场地勘察、人员疏散、对空观察、警戒安保、道路管控等多项任务,深入发动本地区民兵、党员干部、农牧民群众广泛参与,共同为航天员的回家之路筑起“安全保障网”。
自额济纳东风着陆场作为神舟载人飞船的主着陆场以来,已连续完成神舟十二号至神舟十九号载人航天飞船回收保障任务。依托东风航天城强大的软硬件保障设施、精锐的搜救力量以及地方的全力支持和良好群众基础,东风着陆场成为航天员温暖可靠的航天港湾,守望护航中国航天员的平安归来。
服务航天事业发展是众志所向
“老一辈人有老一辈的壮举,新一代人有新一代的担当。”
走进东风航天城历史展览馆,一张有解放汽车和骆驼同框的老照片格外引人注目,它静静地诉说着60多年前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最好牧场为航天”的传奇佳话在这片英雄之地广为流传,从搬迁的那一刻起,阿拉善额济纳就与航天事业紧紧连在了一起。
阿拉善盟始终将支持航天事业发展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充分融入进东风航天城建设、民生服务保障、社会管理治理等各项事业中,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文化健身场馆建设、市政道路提升等项目30余项,提供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推动优质教育医疗资源互联互通,保障航天科技工作者家属高质量就业,策划开展“策克年货节”“乘着大巴游额济纳”等特色活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阿拉善用赤诚与坚守构筑航天腾飞的坚实后盾,在大漠戈壁间续写着与航天事业同频共振的时代篇章。
东风航天城地处巴丹吉林沙漠边缘,“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千里无人烟,风吹石头跑”曾是这里真实的写照。阿拉善盟坚定推动东风航天城周边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实现人工种草5万亩、封沙育林5万亩、退化林修复19万亩、围栏封育22.7万亩。人进沙退靠得是久久为功。阿拉善盟2025年“三北”六期工程防沙治沙项目暨三大沙漠林草锁边带“合龙”战持续在东风航天城外围营造防风固沙林,牢牢筑起护卫航天的绿色长城。
航天文化在注入精神动力的同时,“航天+文旅”融合为经济发展也带来了新的活力,凭借阿拉善独特的航天文化、壮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游客观光研学。依托航天IP,打造了众多特色文创产品、主题民宿、星空露营地等,让科技魅力与地域风情深度交融。如今,航天文旅产业正在成为一个有力引擎,驱动全域旅游进一步升级。
从“献牧场为航天”到“强航天兴边疆”,从飞沙走石到戈壁新绿,变的是时光更替,不变的是北疆儿女与航天事业的血脉相连,当戈壁与星空形成通路,团结奋斗就是北疆最闪耀的坐标。
中国航天为青少年上一堂“理想课”
北京、贵州、内蒙古,“红领巾爱祖国”活动再次走进东风航天城,跨区域“手拉手”研学成为连接不同地域青少年的纽带。亲眼目睹航天员出征和神舟飞船发射让孩子们激动不已;前往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场,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筚路蓝缕的发展历程;在东风革命烈士陵园,队员们为700多位航天英烈献上鲜花;在“天宫课堂”聆听了航天科技工作者讲述后,孩子们惊叹:“原来太空离我们这么近!”这些跨越山海的相聚,让追逐航天梦想的种子深深埋土扎根。
“感谢新时代让我们每个人有梦可追、追梦可成。”从阴山牧场到浩瀚太空的奋斗启示,首个内蒙古籍执飞航天员王杰的励志故事出现在每一场宣讲,“知识改变命运”“要将个人理想融入强国实践”这样真实朴素的道理,孩子们听得懂、植于心也立志践行,一场神舟起落插下少年热忱,引得未来绿柳成荫。
额济纳旗2025年“中国航天日”氛围浓厚,“点燃航天梦想•逐梦浩瀚星辰”科普宣讲作为系列活动之一在额济纳旗图书馆开展,东风航天城办事处选派优秀干部,从航天事业发展历程、航天技术在生活中的运用到飞向太空的未来等方面为青少年宣讲,同时将航天精神融入北疆文化进行阐释,通过知识问答、交流互动等方式让航天知识动起来、活起来,教育引导青少年们以航天精神为指引,激发青春热情,争做爱国奋斗的时代新人。(文/董凯 图/大漠问天、额济纳旗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