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每一个作品都在做版权保护,现在有200多种版权作品,有利于我们的文创产品走向全国。”兴安盟阿迪雅旅游礼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笑君介绍。
该公司的宣传展区内,游客们正饶有兴致地试戴民族特色首饰,翻看印有红色故事的笔记本,欣赏草原文化主题纸雕灯。
乌兰浩特市坚持“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守护城市文脉”理念,构建“政府引导+市场驱动+全民共创”的版权生态体系,现已建成3个基层版权服务站,实现版权登记“零跑腿”全程代办服务。全市版权登记量持续攀升,音乐、美术、摄影等各类原创作品均纳入版权保护范畴。
说起版权保护意识,乌兰浩特市蒙雀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周海燕、周海楠姐妹很有心得。合作社的羽毛工艺品制作技术已经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合作社整理羽毛制品,在乌兰浩特市新闻出版局进行版权登记申请,这不仅给羽毛作品上了“户口”,更是给非遗传承系上了“安全带”,为长远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版权保护工作意义深远,我们将继续深化版权赋能,推动更多版权作品转化为特色产业,让文化遗产在生活中绽放新光彩。”乌兰浩特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子聪说。(梁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