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委组织部以“锻造过硬队伍、赋能乡村振兴”为目标,锚定“思想铸魂、能力提质、发展增效”主线,以“胡杨大讲堂”为创新引擎,构建党性教育、干部培育等多元培训体系,将胡杨信念转化为干部干事创业动力,推动培训成果转化为基层治理与集体经济发展动能。
以“胡杨大讲堂”为核心 打造基层培训创新标杆
额济纳旗委组织部将胡杨信念贯穿培训全程,通过“专题授课+案例剖析+分组研讨”形式,聚焦基层党建、廉洁履职、集体经济发展等关键领域。由组织部干部带队,组织嘎查书记“亮家底、摆问题、谈思路”,通过“书记教书记、同行学同行”的互助互学,破解“产业同质化”“治理缺抓手”等难题。
额济纳旗委组织部在推日木音嘎查开展“教育+”实践,将优质培训资源送到基层,提升承办嘎查的区域影响力,形成“借智育能、以学兴村”的可复制经验,推动培训“软实力”转化为集体经济发展“硬动能”。
以多维辐射为路径 构建全域覆盖培训网络
额济纳旗委组织部立足本地红色资源,以航天精神党性教育基地为核心,串联10个现场教学点,构建“航天精神+红色基因”教育体系,开发精品课程60余个。旗委党校以“红色学府”品牌引领,打造特色专题红色课堂,构建授课体系,开展专题讲座90场次、培训2400人次;依托“理论学习轻骑兵”“红色蒙古包”等开展红色宣讲26余场次,让党的政策理论直达基层。
针对不同层级干部需求开展“精准化”能力锻造,组织部门组织苏木镇、旗直部门50名干部赴外省参加政治素质提升培训,聚焦“抓党建促发展”实战能力,通过集中学习、借鉴经验助力破解发展瓶颈。举办基层党建实务培训班,采用“理论授课+业务指导+经验共享”模式,为150余名党务干部规范“三会一课”、党费收缴等工作,推动基层党建标准化率提升。
额济纳旗委组织部落实党员教育管理要求,启动全旗普通党员集中轮训,开展离退休党员、“两企三新”党员等专题班次,通过“集中授课+视频直播”覆盖2838名党员。针对农牧民党员转场特点,创新“线上学习打卡+线下实践核验”机制,开发双语课程,确保“应训尽训、学以致用”,推动党员在基层治理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额济纳旗聚焦嘎查“两委”换届和队伍建设,创新“青苗—骨干—头雁”三级储备体系,培育嘎查书记后备人选59名、社区后备20名,其中35岁及以下20人、占比25.32%,大专及以上学历71人、占比89.87%。储备嘎查村其他“两委”成员后备力量80人、社区其他“两委”成员后备力量89人,将23名回村任职大学生纳入嘎查村换届“两委”后备力量。
目前,额济纳旗多元培训体系正持续转化为基层发展成果,干部解决群众诉求效率显著提升,党务工作规范有序;嘎查“两委”换届因后备充足平稳推进,班子结构持续优化;集体经济发展呈现“数字赋能+特色突围”双路径,策克嘎查通过“互联网+现代农业”实现蜜瓜亩均增收240%,538名农牧民领取91.02万元集体经济分红。(韩诗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