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经济网-内蒙古财经综合性门户网
    新闻热线:0471-3285915    监督热线:0471-3285388     官方微博    关注公众号
        客户端
内蒙古商报社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
当前位置:内蒙古经济网视野详细

清明节不要错过咸香酥脆的“馓子″

时间:2022年04月04日 23:23:57 来源:内蒙古商报  原创 大字 小字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清明这一节气,万物皆洁齐、生气旺盛、吐故纳新、气温升高,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

1649086041367401.jpg

       同时,清明寄哀思,鲜花献逝者。这个节日里又寄托了中华民族慎终追远、不忘根本的家国情怀。更是缅怀革命先烈、继承烈士遗志、激发爱国热情、学习革命精神的重要日子。

       除此之外,清明食俗也是丰富多彩的。其中,馓子是北方在清明时节最当季的一种食品。

       清明节吃馓子是由于寒食节的冷食习俗移植的,馓子也叫“寒具”。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为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名臣义士介子推,寒食节要禁火三天,于是人们便提前炸好一些环状面食,作为寒食节期间的干粮,因为馓子是为了寒食节准备的,所以也就被叫做“寒具”。

1649086115224840.jpg

       自古以来,馓子是人们喜欢的食品之一,常常用来招待宾客。如清代刘琬怀在《望江南·其二十九杂咏》中写道:“江南好,风味不寻常。席上春盘青笋嫩,茶边寒具玉兰香。那免一思量。”

     “馓子”是一种油炸食品,最大的特点是有油,其实正因为是油炸的,所以才会又酥又脆。有的诗词写出了馓子酥脆的特点,清代陈维崧在词中所曰,“寒具慎教轻触,牙签除付与,荑玉纤手。”

      进入现代社会,新时代的中国人更加注重生活质量。故而馓子也不一定就只能在清明节吃,不管是春夏秋冬,想吃馓子的良好愿望随时就能实现。

7ff6a06f75172ed4e94a7925fc38f54.jpg

      馓子的主料是面粉,制做阶段分揉面、泡条、搓条、盘圆、缠条、铺条。先将面和好醒着,每过30分钟揉一次,共揉三遍。再切割成三大块,醒一个小时后,用力揉成如小指大小的鲜面条,盘入放有胡油的盆内醒着。炸馓时,等锅中的胡油熬沸后,便将醒好的鲜面条在手里一边抻一边缠成油炸馓子坯,随后另一个人套在木筷上,放进锅中铺条,拧成花式,待炸到脆黄时,一盘色泽黄亮,层叠陈列,香脆可口的馓子就做好了。

      制做馓子的关键是铺条。好似刺绣一样,全靠经验,那做法如同宋朝词人苏东坡诗云:“织手揉成玉数寻,碧油炸出品绿深,夜来春睡无轻和重,挤扁丽人缠臂金”。

      馓子可谓是清明节最清香的应季美食,错过了这一季,那些碧绿和清香只能留给下一季了。


编辑:王丰

版权声明:内蒙古经济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285388   蒙ICP备2021003034号-1 

Copyright © 2016- 内蒙古经济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