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厚植爱国情怀,不断丰富德育活动的形式内容,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激发爱国主义真挚情感。8月10日上午,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南门外小学三(3)班组织开展了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争做新时代好少年”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当天上午,同学们在班主任老师李子贤的带领下来到内蒙古展览馆,结合“中华颂主题展览”,进行了一次沉浸式的爱国主义教育。为了让本次活动更加有效,班主任老师化身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亲自为同学们进行讲解、互动,同学们也仿佛置身在课堂一样,聚精会神听老师讲、积极踊跃与老师互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红色象征革命。五角星用黄色是为了在红地上显出光明,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表示围绕着一个中心而团结。”在“我的祖国”板块中,同学们在老师的讲解下,进一步了解了国旗、国徽和国歌诞生的故事。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展品在孩子们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跟随老师的讲解,同学们在不同主题板块中仔细观看展品,积极互动体验,深切感受到了壮丽的祖国山河和璀璨的中华文化,以及伟大的民族精神所汇聚起的磅礴中国力量。
家长们为本次活动纷纷点赞,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堂非常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老师亲自上阵,让展厅瞬间变成了教室,让参观立即变成了课堂,同学们在很轻松的状态下潜移默化地进行了一次印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自然而然产生了一种民族自豪感。家长们也注意到,在同学们特别感兴趣的板块,老师会刻意驻足停留,与同学们进行互动。
参观结束后,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堂,一起回顾并观看了全区大中小学“开学第一课”,再次重温了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性。同学们纷纷表示,作为一个中国人,一定认真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从而通过运用语言文字的强大力量,加深对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认知,不断提高个人的科学文化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