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可以打开心灵之门,音乐可以催人奋进!音乐给人灵感,感心悦耳,荡气回肠!人的生命中总有这样一种追逐,饱含热情、永不倦怠。梦想中总有这样一种向往,大气磅礴。在所有的人生际遇中,善于付出的人总能在起伏的情节中,捕获属于自己的隽秀与永恒。一个牧人之子的音乐故事,一段成长蜕变的难忘记忆。一路走来,武银龙的歌声遍地。
下面,请跟随记者的笔和镜头带您走进歌唱家武银龙的世界,倾听他的音乐人生!
酷爱唱歌,从小是学校“文艺带头人”
武银龙,艺名完颜德龙,出生于内蒙古包头市游牧家庭,拥有一个平凡却幸福的家庭,父亲当时为生产队放牧,一家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辽阔的大草原孕育了武银龙嘹亮的嗓音、独特的风格,大草原的豪放铸就了他火热和开朗的性格,古朴厚重的草原音乐文化启迪了他对艺术朴素的追求和对艺术精湛表现的向往。
据武银龙回忆:“ 10岁至15岁为父亲放牧。我自幼喜欢唱歌,小学、中学、高中都是学校里的文艺佼佼者。父老乡亲们都喜欢我唱歌,走到那唱到哪,正因为对音乐有着极高的敏感度和与生俱来的天赋,让我与歌唱结下了不解之缘。 ”
浩瀚的高原、澄净的蓝天、洁白的哈达, 随风飘来的悠扬歌声,都给武银龙的心灵带来永不磨灭的惊喜与震撼。而这种震撼也影响了他的一生,因为从那时起,做一个草原里走出来的歌者就已成为他注定的追求与使命。
入伍参军, 唱遍祖国北部边疆边防哨卡
武银龙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当兵生涯。时间回到1982年冬天,部队来学校招兵,那时部队要招有文艺方面的学生,武银龙经老师推荐,以几首部队歌曲和出色的嗓音被认可。家里人非常支持,武银龙开启了他的军旅生涯。先后在北京军区、呼伦贝尔军分区当兵。武银龙凭借这一副好嗓子,走遍了祖国北部边疆边防哨所,倾情为当地驻守官兵献唱。
他心地善良,为人非常热心,总带着一副自信的笑容和一颗关爱他人的心。在部队的头三个月,每天跑三公里、匍匐、射击、投弹、摸枪……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训练,武银龙咬牙坚持,丝毫没有懈怠,吃苦耐劳,边唱歌边干活。 最后武银龙被分到呼伦贝尔海拉尔军分区通讯连·牙克石·喜桂图旗·武装部·黑山头前苏联现中俄边境当兵5年,一直在为官兵献唱、演出、说快板、说相声。
在武银龙5年的军旅生涯中,他几乎走遍了祖国所有的边防哨卡,哪里需要他带来歌声鼓舞人心,他就出现在哪里。
生命里有当兵的经历,一辈子都感到光荣。音乐照亮彼此,涌动的思绪让武银龙回忆起当兵的点点滴滴。 用武银龙自己的话来说:部队的生活令我终生难忘,部队的历练也让我一生受益。 他说他的一切都是部队给的,没有部队就没有现在的自己。每当他快坚持不住时,他就会想起边防战士们的笑容,这是他无穷无尽的力量源泉!
退役深造, 持续传唱草原经典
用歌声点亮精彩人生,用音乐谱写心灵乐章。武银龙仿佛为音乐而生,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都充满着音乐的情愫。他常说;“一首好的音乐作品一定要有生活和艺术感染力,更要有发展和创新。” 武银龙的大部分时间都扑在了音乐作品创作上,收获颇丰。
1991年,武银龙进入中央民族大学系统学习声乐,师从声乐教育家韩素秋女士,在北京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然而,就在武银龙歌唱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为了照顾父母,他毅然选择回归故乡,歌唱本地词曲作家的新创作歌曲。
当谈及本土歌曲时,武银龙情不自禁的唱起了草原歌曲《天边》,“天边有一对双星, 那是我梦中的眼睛;山中有一片晨雾 那是你昨夜的柔情;我要登上山顶, 去寻觅雾中的身影;我要跨上骏马, 去追逐遥远的星星......”
武银龙说,他的理想就是将内蒙古自治区优秀词曲作家的好作品,用他美丽的歌喉献给祖国、献给生他养他的这片美丽土地和人民。
多年来,武银龙的原创作品有《天边》《呼伦贝尔》《呼伦贝尔美》《牵手草原》《蒙古马》 《北京在我心中》《请到我们草原来》《祖国的北疆是一个美好的地方》《草原秋歌》等。每一首作品都充满了对草原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歌曲情感深刻而直击人心,常常触动着听众内心最柔软的部分。他的歌曲中蕴含了对祖国和家乡深深的眷恋,同时也充满了对大自然、人生和世界的独特见解和感悟。
接触过武银龙的人都知道,他是典型的草原汉子的性格,开朗,待人热情,在交谈中也自始至终充满欢笑,多才多艺,又不失豪放,举手投足间掩饰不住他当年的军人气质。
纵观武银龙的音乐之路可以看出,他在歌唱方面非常有天赋,获奖无数,但后天的勤奋无疑给他的人生交响曲,生发出一个又一个令人欣喜的华彩乐段。从家乡到部队,从部队到地方,武银龙走到哪里,歌声就到哪里。他从来没有放弃对唱歌的热爱与追求。在唱歌的路上一直坚持不懈地努力着、学习着,他身边的朋友们、同事们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武银龙对唱歌的付出,他身边的朋友同事都历历在目。生活中,他一直乐此不疲地唱歌。武银龙手握着熟悉的麦克风,站在他喜爱的舞台上,高昂地唱着他喜欢的歌,在寻梦的路上勇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