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鑫
“追逃能手”“最美民警”“实干、坚忍、担当”,在公安一线摸爬滚打多年的实战经验磨砺了他,也让他掌握了娴熟的侦查技能和丰富的破案经验,寻找案件的突破口和循迹追踪是他的独门绝技,他就是现任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公安局巴彦温都尔派出所所长福晓。
身怀绝技破大案
时间回到2009年10月28日清晨,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公安局刑警大队接到赛罕塔拉苏木某嘎查牧民乌某某的电话报案,称同嘎查牧民呼某一家四口被杀死在家中。接到报案后,时在刑警大队工作的福晓立即向局领导汇报案情,并第一时间带队成立专案组火速赶往案发现场进行仔细勘验,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通过调查、摸排、走访,准确判断犯罪嫌疑人及潜逃方向后,带领办案人员沿着犯罪嫌疑人留下的痕迹,对犯罪嫌疑人可能藏匿的山沟树林进行了仔细地追踪搜索。此时山路崎岖,地冻天寒,夜里更是伸手不见五指,他们艰难步行20余公里,经过7个多小时的细致摸排,终于在一处偏僻的山涧中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此时,距离案发时间还不到48小时,一场重大恶性杀人案得以告破。
从警以来,福晓始终奋战在打击违法犯罪的第一线,在应对重大考验以及侦查各类案件中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挺身而出,共侦破重特大案件50多起、一般案件300余起,亲手抓获违法犯罪分子480余名。
草原牧民“守护神”
对于草原农牧民来说,牲畜就是他们的全部生活来源,是他们的命根子。失去牲畜就有如天塌地陷。从小在牧区长大的福晓更能深切体会牧民丢失牲畜的急切心情。从到基层牧区工作的那天起,他就坚定了一个信念,作为一名人民警察,就要保护一方平安。在此期间,他凭借机智勇敢和过硬的循迹追踪技能,为辖区牧民找回被盗牲畜600多头只,他被当地的牧民们亲切地称之为“草原的守护神”。
赛罕塔拉苏木尚欣嘎查老牧民嘎日迪家仅有的6头奶牛在出场放牧期间被人偷走。一时间,老人感觉就像是五雷轰顶,灾难降临。福晓接警后,一边安慰老人,一边暗下决心,必须破获此案,帮老人找回被盗的牲畜。他和民警们迅速出动,利用娴熟的循迹追踪技能,多方走访,摸排寻找破案线索,经过4个多月艰苦不懈的侦查,终于将犯罪嫌疑人抓捕归案。最终,嘎日迪家被盗的6头奶牛被福晓所长和民警们从180多公里外的通辽市科左中旗给找了回来。那天,从车上赶下来12头牛时,嘎日迪老人简直惊呆了,原来,经过了4个多月,6头奶牛已经都下了小牛犊。
2007年到2009年,阿鲁科尔沁旗北部草原阴霾笼罩,人心惶惶。这期间,先后有13户牧民家中的51头牛、9匹马悄无声息地人间蒸发了。与此同时,多个嘎查村报警称先后有10台正在运行中的变压器、3个配电盘、17台电动机被盗走。很快, 一个以福晓为带头人的专案组成立了,专案组每个人都使出浑身解数,夜以继日寻找破案线索。经过他们坚持不懈地艰苦努力,终于抓住了盗贼的狐狸尾巴,先后将2个盗窃团伙的17个犯罪嫌疑人抓捕归案。仅这2起盗窃案件的破获,就为牧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00余万元。
扎根基层护平安
福晓在基层派出所工作已整整17个年头,17年如一日扎根艰苦基层一线,辛勤工作,无私奉献,马不停蹄地忙于各类案件的侦破打击、纠纷调解,怀揣着对公安事业的崇高敬意和对家乡的无限热爱,无怨无悔、忠诚履职。特别是到巴彦温都尔苏木当派出所所长以来,他的足迹已经踏遍了辖区的每一个角落,对4100余平方千米的每一片区域,23个行政村的每一户牧民都了然于心。在整个苏木,他是牧民心里最可靠的“贴心人”。
巴彦温都尔苏木是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核心区,每年6至10月,牧民们都会赶着自家牲畜到夏营地“出场”,逐水而居,形成一个新的敖特尔社区。由于交通、通讯不便,牧民们遇到紧急情况时,不能及时报警,治安工作成为牧民关注的焦点,为确保游牧区平安稳定,“敖特尔”警务室应运而生。每年牧民“出场”期间,福晓都会带领民警们提前勘查路线、现场疏导车辆、排险修车,为转场的牧民们提供暖心服务。“敖特尔”警务室里,配备了无线电话、千斤顶、钢丝绳、急救包、打气筒、粘车胎胶等便民装备,他们常态化巡逻,每天行走的路少则十几公里多则几十公里,只为确保遇到突发事件,能够及时、有效地为辖区牧民排忧解难。
从警30年来,福晓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忘我工作。他以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对人民群众无比热爱的情怀,始终不渝地战斗在打击犯罪的最前沿,展现了新时代人民警察的无限风采,用实际行动兑现了“人民警察为人民”的庄严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