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卉平 张鑫 姝廷
11月9日,内蒙古农牧业招商引资工作会上在青岛召开,活动借助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大平台,进一步落实自治区农牧业招商引资工作,总结2023年全区农牧领域招商引资成效,分析问题和发展形势,激励引导全区上下继续聚焦聚力抓招商,全面开创农牧领域招商引资新局面。
会上通报了全区涉农招商引资工作情况,听取了呼和浩特市农牧局、赤峰市农牧局、乌兰察布市农牧局、鄂尔多斯市农牧局农牧业招商引资工作的典型经验。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常宏、河北省农业招商与农产品加工促进中心副主任李素文和自治区对外开放工作领导小组杨波就招商引资工作经验和自治区招商引资绩效考核及奖励办法等进行了详细讲解。
“截至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招商引资签约项目466项,投资总额1315.28亿元。”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市场与对外合作处处长侯雁冰介绍,2023年自治区农牧业招商引资工作围绕“强链、补链、延链”进一步加大农牧业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在招商引资开局之年、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从投资规模来看,投资超过百亿的盟市有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赤峰市、鄂尔多斯市、包头市,分别为278.80亿元、243.49亿元、219.52亿元、209.29亿元、127.43亿元。
“为什么要搞招商引资?做了哪些工作? 如何招商引资?”自治区农牧厅党组书记、厅长郭占江对今后招商引资工作作了安排部署,提出了具体要求。
郭占江表示,内蒙古与农牧业产业大省相比,主要看差距原因就是投资上不了,项目上不来。招商引资要转观念,树立工业化思维、系统思维、链式思维,找准产业前、中、后端的短板不足,系统谋划产业发展,要通过“抓二连三带一”,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将产量优势转为产值优势;要抓重点,要围绕自治区确定的 7 条农牧业重点产业链及大豆产业链,抢抓全区实施招商引资战略、国家重要农畜产品基地建设、京蒙合作、“三北”工程、东北全面振兴等重大工程机遇,依托产业集群、产业强镇、示范区、农高区、现代畜牧业试验区、肉牛第一重镇等重点项目,针对性的谋划储备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制定好招商引资方案,提高精准度和命中率;要谋项目,在重点领域、重大项目谋划储主动提供有力有效服务,做好农业项目建设的服务员和代办员;建平台,要创建 100个农牧业综合产业示范园区,配置最优资源,提升园区能级,引导推动企业入园进区、集聚发展;要促合力,形成内部合力,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联动谋划推进。;常调度,要按照“在建、新开工、签约、洽谈、谋划”建立五类项目清单,分类施策,加快进度,形成“在建一批、开工一批、签约一批、洽谈一批、谋划一批”的梯次建设格局。对于储备项目“多对接”。在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基础上,策划组织一批重点招商活动,全方位发布招商信息,主动对接洽谈行业头部企业,推动项目早日签约。
会议强调,要贯彻传达好会议精神,形成招商引资良好氛围;要落实工作任务,围绕各自产业特点,切实把任务落到实处,确保招商引资工作取得实效;要强化组织领导,要盯紧目标、压实责任,抓重点、攻难点,确保招商引资各项工作落实落地落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