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鑫)记者从12月19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回眸2023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1—11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7.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全区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52%,高于全国平均45.7个百分点。
一年来,自治区发展改革部门围绕产业集群及产业链重要行业、关键节点,从机制建设、政策支持、企业带动、项目推进等方面重点发力,全面推进产业集群产业链现代化建设。
在优化完善实施机制方面,培育新增了氢能、储能、玉米深加工、草业、煤焦化工、氟化工等6条产业链,自治区重点产业链由12条增加到了18条,形成“谋划一批、培育一批、发展一批、壮大一批”的良性循环发展格局。
在不断加大政策支持方面,形成一条产业链,配套建立“一组支持政策”“一个产业基地(园区)”“一批头部企业”“一批配套企业”“一个创新平台”“一个协调机制”“一种工作模式”“一批重点项目”“一个咨询团队”的“1+9”工作模式,政策支持成效明显。
在发挥链主带动作用方面,目前,现代煤化工、有色金属、奶业、羊绒等产业链确定了“链主”企业,“链主”企业积极发挥在稳定产业链、优化供应链、促进行业组织、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培育壮大产业集群以及招商引资方面的积极作用,不断促进产业集群化链式化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链产业集群融合发展。
在加快项目建设落地方面,推动实施煤基精细化工和新材料项目,全区各盟市实施和拟实施高端化学品、煤基纤维新材料、焦炉煤气综合利用等延链补链项目32个,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
自治区发展改革部门将持续推动产业集群产业链建设,会同相关部门和盟市,围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产业安全、生态安全,集中打造8大产业集群和18条重点产业链,稳定产业链和供应链。加强产业集群、产业链建设情况调度,努力打造体现内蒙古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