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鑫)“2023年,全区口岸靶向施策,精准发力,主动协调,增强便利化通关服务实效,推动口岸货运量显著提升。1-12月,全区口岸进出境货运量约1.07亿吨,同比增长约83%。”1月4日,在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回眸2023”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七场)——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专场发布会上,自治区口岸办副主任曹俊培如是说。
据悉,目前,全区共有陆路口岸14个,承担了约90%以上的中蒙陆路运输、65%以上的中俄陆路运输,中欧班列过境数约占全国总数的40%,接卸了国家约14%的进口煤炭、8%的进口化肥、6%的进口铜矿砂,为国家经济通道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曹俊培介绍,在提升口岸货运量方面,我区强化顶层设计,加大工作统筹;集聚要素支撑,保障运量提升。2023年1-11月,全区口岸出口整车5.8万余辆,同比大幅增长超2倍;创新通关模式,强化科技赋能,推进智慧口岸建设,确保智慧口岸建设标准化、精准化;优化对接交流,加强国际合作。
曹俊培表示, 全区口岸将坚持守正创新,主动求变,全面落实《推进内蒙古口岸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加快推进设施改造,优化口岸功能布局,积极促进边腹互动,打造更优营商环境,持续提升口岸能级,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 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为把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打造得更加巍然蓬勃做出口岸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