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经济网-内蒙古财经综合性门户网
    新闻热线:0471-3285915    监督热线:0471-3285388     官方微博    关注公众号
        客户端
内蒙古商报社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
当前位置:内蒙古经济网要闻详细

长篇报告文学《袁隆平与兴安大米》研讨会举行

时间:2022年05月28日 22:39:14 来源:内蒙古商报  原创 大字 小字

  本报讯(记者 李姝廷 曹茜)5月28日下午,由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内蒙古出版集团远方出版社联合主办的长篇报告文学《袁隆平与兴安大米》研讨会在北京和呼和浩特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召开。

微信图片_20220528193034_副本.jpg

  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邱华栋、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徐剑、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文艺报》总编辑梁鸿鹰、中国作家协会办公厅主任李一鸣、中国散文学会会长叶梅、中国作家协会创联部主任彭学明、《中国作家》主编程绍武、中国作家协会社会联络部副主任李晓东、中国社科院少数民族研究所研究员刘大先、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作家协会主席满全、内蒙古出版集团总编辑助理、综合业务部主任黄滔、内蒙古著名评论家张锦贻、内蒙古报告文学专委会主任布仁巴雅尔、远方出版社社长苏那嘎、远方出版社总编辑孟庆微、作者赵艳等与会。会议由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文艺报》总编辑梁鸿鹰主持。

微信图片_20220528193249_副本.jpg

  长篇报告文学《袁隆平与兴安大米》,由内蒙古出版集团远方出版社出版。该书以粮食安全为背景,以袁隆平院士团队在兴安盟改造盐碱地,将万顷荒地变为“大粮仓”的艰辛历程为载体,讲述兴安盟人民向荒漠要粮、向盐碱地要粮的故事。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发展现代农业、智慧农业,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远见与担当,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构想。作者历经三年多时间,采访逾百人,跟随院士专家团队进行跟踪采访,共同见证了袁隆平院士工作站成立以来,带领团队,在科研攻关、人才培养、产业发展上发挥优势,为打造“兴安盟大米”品牌助力,实现兴安盟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微信图片_20220528193346_副本.jpg

  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邱华栋在致辞中表示:袁隆平与他团队的科研人员南繁北育,发展稻作,使中国农业挺直了脊梁,使中国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本书既是献给所有对农业发展作出贡献的科研人员的一部大书,也是对足以载入史册的历史事件所作出的忠实的记录。具有非常高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微信图片_20220528193423_副本.png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徐剑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和内蒙古出版集团远方出版社召开《袁隆平与兴安大米》研讨会,非常好,也非常及时,这本书就像午夜里面的一朵花,这朵花是采自兴安盟的,是采自兴安盟稻田里面的,这朵花是献给袁老的。一位老人,一位已经走向天国的老人,和一个兴安的女儿,因为一棵水稻,一粒种子,进行了一场灵魂的、精神的对话,非常有意义。

微信图片_20220528193456_副本.png

  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作家协会主席满全从地方如何进入公共话语领域、群体如何进入文学叙述场域、乡村如何通往世界,详细解读本书的现实意义,评价本书对自然、优美、丰盈的风光的描写让都市人向往;对淳朴、简约、纯真的民风的描写让公众向往;对和谐向上、向善的精神的描写让世界向往。

微信图片_20220528194027_副本.jpg

  远方出版社社长苏那嘎在介绍本书出版情况时说到:《袁隆平与兴安大米》将无数陌生人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希望借本书的出版能够使更多的读者看到袁隆平院士及其专家工作站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知重负重、攻坚克难,在盐碱地上种出优质高产水稻的事迹;让更多的读者看到新时代党员干部的楷模的鲜明形象,并从中受到鼓舞;让更多的读者领悟到科技的力量,看到国家的日益强大,更加爱党爱国;让更多的读者感受到团结的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更多的中国人深刻理解粮食安全乃“国之大者”的深刻内涵。

微信图片_20220528194327_副本.jpg

  内蒙古作家协会报告文学专委会主任布仁巴雅尔在介绍本书的有关背景时说到:本书以真实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袁隆平院士的第三个梦想——“在盐碱地上种出高产水稻”的实现过程。这是一部事关国之大者,民生之本的力作。本书积极探寻袁隆平的人生世界、科学世界和精神世界。从袁隆平院士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技创新、世界粮食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中汲取前进的精神力量,他追求真理,追求科学,将成为人类永恒的记忆。

微信图片_20220528195157_副本.jpg

  作者赵艳分享了创作《袁隆平与兴安大米》的初衷和过程。作者以亲历者、观察者和思考者的身份重新审视这片土地的历史沿革和现实发展。见证了袁隆平院士专家与兴安盟大米创造的绿色奇迹,目睹了农牧民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富足,心灵受到莫大的震撼。她觉得有责任、有情怀来书写身边这个奇迹。

微信图片_20220528194605_副本.png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办公厅主任李一鸣表示:这部书有三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大问题,本书瞄准的是大问题。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问题。事关国家持续发展的大问题,甚至可以说是事关人类的大问题。第二个特点是广视野,这部作品,有点、有线、有面、有体,既有历史的回顾、现实的关照,也有未来的畅想。第三个特点是在场性。作者在采访、写作过程中,不仅做到了深入,而且做到了心入和情入。

微信图片_20220528194649_副本.png

  中国散文学会会长叶梅表示:本书在对很多故事的讲述中,传递了中国精神的薪火相传,一个袁隆平身后又相跟着一批批热爱土地的优秀农研人,象征着充满希望的未来。作者赵艳的书写接地气,动真情,她将自己的情感完全融入到这部由大地生发的历史与现实之中。很多具有乡土气息和传统的生存哲学的细节,不仅感人,还耐人寻味。这是从生活中来的,从祖祖辈辈积累的智慧中来的,是基于一个时代的高度,基于面向世界的视野,显得厚重而又意韵深远。

微信图片_20220528194833_副本.png

  中国作家协会创联部主任彭学明表示:本书在为兴安人民的奋斗写实立传,因为真实所以更具有力量。更可贵的是作品还有舒缓的曲调,浅吟低唱了一首民族团结的颂歌。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各民族之间相互取暖、相互鼓劲、携手共进、共同富裕,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缩影。感受到了各民族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同心共筑中国梦,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民族团结力量,这些让作品有了丰富性、广阔性和厚重性。

微信图片_20220528194716_副本.png

  《中国作家》主编程绍武表示:这部书选题非常好,眼光敏锐,主题重大。选择了袁隆平与兴安盟大米这个角度来写,很独特。不仅讴歌了袁隆平院士,而且讴歌了院士的团队的科研精神和奉献精神。读后让人非常感动且备受鼓舞。

  著名文学评论家、作家张锦贻表示:作品不但表现了袁隆平院士在水稻研究中的出色创造和出奇突破,还叙述了袁隆平团队里老中青三代科学家的远见奇识,表现了中国农业战线上广大干部、农民以及草场牧民的观念进步和奇苦奇劳、自强不息;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事业追求和出奇制胜。作品始终不离开兴安盟大地的地气,无论是写在南方的育种还是在北疆的根植,都散发着从大地深处冒上来的、浓浓的生命气息。

微信图片_20220528194741_副本.png

  中国作家协会社会联络部副主任李晓东以“五个歌”来评价本书:一是科技兴农的颂歌,二是民族团结的赞歌,三是脱贫攻坚的壮歌,四是新发展理念的凯歌,五是粮食安全的弦歌。

微信图片_20220528194803_副本.jpg

  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副主编刘大先表示:这是一部综合了多个时代主题的写作。将脱贫攻坚、和谐生态、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这些主题,统一到在盐碱地上种水稻和乡村振兴这个主题上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袁隆平和兴安大米所叙述的对象就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代表性,是中国三农在新时代背景下升级换代的一个缩影。

微信图片_20220528194944_副本.png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文艺报》总编梁鸿鹰在总结中表示:通过这部作品看出多年来内蒙古发生的巨大的变化,内蒙古的作家通过深入基层,把这个大的变化写了出来,难能可贵;远方出版社在出版本书的过程中,也体现了精益求精的精神。希望内蒙古的作家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歌颂家乡的好作品。

编辑:李姝廷

版权声明:内蒙古经济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285388   蒙ICP备2021003034号-1 

Copyright © 2016- 内蒙古经济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