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呼和浩特4月24日电(杨腾格尔)在内蒙古二连浩特市格日勒敖都苏木,有一个特殊家庭,他们一家三代用70多年的时光守护一片草原,守望北疆边境线上的安宁。
第三代护边员、45岁的乌尼孟和,是二连浩特边境管理大队格日勒敖都边境派出所护边员、护边驿站负责人,多年坚守暴露在紫外线强烈的边境地带,他的脸、手臂被晒得脱皮、皲裂,刻满沧桑,晒得黑黝黝的皮肤,却透着坚毅不屈的光芒,成了守边人最鲜明的“勋章”。
护边员乌尼孟和在巡边的路上(资料图)。新华网发
乌尼孟和介绍,他对草原边境的深沉热爱,源于外公和母亲70多年守边护边的影响。
乌尼孟和的外公乌力吉苏荣是一名骁勇善战的骑兵战士,在戎马生涯中作出突出贡献,荣立二、三等功各一次,获得华北解放纪念章。战争结束后,乌力吉苏荣在苏尼特右旗额仁淖尔苏木任边境联防员。
乌尼孟和的母亲达日玛参加民兵射击(资料图)。新华网发
乌尼孟和的母亲达日玛,是“三千孤儿入内蒙”的一员,她从小深受父亲影响,13岁时加入民兵队伍,带领牧民妇女发挥“半边天”作用,为边境稳定贡献巾帼力量。1981年,达日玛在边境线的家中生下一个男孩,志同道合的夫妻俩为儿子取名为乌尼孟和(意为“永远牢固”),寓意边疆永远太平、安宁。在外公和“铁姑娘”母亲的耳濡目染下,乌尼孟和也早早加入护边队伍,“我外公是退伍军人、妈妈是‘国家的孩子’,他们都是护边员,现在我也要继续守在他们曾经守护过的草原上。”乌尼孟和动情地说,这是一种传承,他要用现在所做的事教育自己的3个孩子,将来把守边的接力棒传给他们。
乌尼孟和擦拭护边员门牌(资料图)。新华网发
多年来,乌尼孟和充分发挥群众好的优势,收集上报各种信息线索2000多条,先后参加驻地军警民联合防控巡查80余次,提供各种线索60条,堵截边境周边非法偷猎和盗挖野生药材人员80余人次。
乌尼孟和还致力于富民兴边工作,通过经营“家庭牧场”,发展家庭旅游,发挥致富带头人作用,引领周边低收入家庭增强“造血”功能,带领辖区18户53名牧民共同致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