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张鑫)“一季度,内蒙古自治区金融运行开局良好,存贷款总量稳步增长,存款余额突破4万亿元,社会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涉外收支规模缓中趋稳,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4月27日,在2025年一季度全区金融运行情况及金融支持自治区高质量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内蒙古自治区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韩向国如是介绍。
发布会现场
数据显示,一季度内蒙古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达1354.2 亿元,同比多增 22.2 亿元。截至3月末,内蒙古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2292.4亿元,较年初增加965亿元,同比增长7.4%;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突破4万亿元,达40542.4亿元,比年初增加1501.5亿元,同比增长6.2%。同时,社会融资成本稳中有降,3月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下降0.46个百分点,其中,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下降0.33个百分点。稳妥推进降低存量房贷利率,2025年3月,内蒙古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下降0.44个百分点。
在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方面,内蒙古持续发力。科技金融方面,完善工作机制,11家金融机构获 12.1亿元再贷款资金,发放20.1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贷款,支持2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与12个技术改造项目。3月末,内蒙古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12.3%、14%和30.8%。绿色金融方面,通过政策组合拳,内蒙古共19家金融机构使用政策资金511.3亿元,向258家企业发放碳减排贷款852.2亿元,带动减少碳排放量3119.7万吨。3月末,内蒙古绿色贷款余额5465.24亿元,比年初新增258.62亿元。
普惠金融精准滴灌实体经济,3月末,内蒙古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426.38亿元,同比增长 13.8%;涉农贷款余额9620.7亿元,较年初新增398.2亿元。养老金融创新产品服务,3 月末,内蒙古卫生和社会工作中长期贷款余额(含养老行业)83 亿元,较年初增加3.7亿元。数字金融加速推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3月末,内蒙古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贷款余额76.3 亿元,同比增长58%。
在聚焦向北开放进程中,国家外汇管理局内蒙古自治区分局优化外汇管理服务成效显著。一季度,内蒙古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总额 93.56亿美元,跨境人民币收付369.1亿元,边民互市贸易跨境人民币收付同比增长超5倍。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跨境人民币收付同比增长18.2%,占内蒙古跨境人民币收付总额的37.8%。
扩大贸易投融资外汇收支便利化政策受益面方面,截至3月末,内蒙古9家银行为96家优质企业办理贸易收支便利化业务12.08亿美元,同比增长62.58%;银行办理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支付便利化业务96笔,金额1.11亿美元,分别占全部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支付业务的76.8%和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