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 王丰
民营企业的发展是衡量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
截至2025年4月底,内蒙古经营主体(含分支机构)发展到295.12万户,同比增长5.42%。其中,民营经济主体突破280万户,同比增长5.6%,占全部经营主体的94.93%。
从数据来看,不管是登记在册的民营企业总量,还是民营企业的数量与增速,都表明内蒙古民营企业的规模呈现出不断发展壮大的态势。其反映出来的不仅是民营经济在整体经济“大盘”中的韧性与活力,也表明内蒙古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振民营经济发展等方面制定出台的各项政策举措的有效性。
今年以来,内蒙古各地各部门以“实招”“硬招”护航民营经济破浪前行,进一步增强了民营企业发展信心,激发了民营企业发展活力。
看民营企业的发展,除了看到企业数量的不断增长,更要看到企业的结构优化与“质”的提升,特别是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模式变革等领域的实践与突破。内蒙古新设经营主体增速前三的行业分别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农、林、牧、渔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速分别为14.34%、11.43%、11.3%。这些企业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等众多战略性新兴产业。
随着越来越多民营企业在高新技术领域取得新突破,企业核心竞争力得到不断提升的同时,也会吸引更多创新人才与优质资源向民营企业汇聚,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将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与发展潜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