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张鑫)从田间地头到人民大会堂,内蒙古呼伦贝尔阿荣旗音河乡山垴黑麦产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杜伟军用沾满泥土的双脚走出新时代农民的奋进之路。这是他继“全国十佳农民”“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后,获得的又一国家级殊荣。这位鄂温克族汉子,用20余载光阴,在北疆大地上书写了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
杜伟军深知,传统单一耕作模式难以让乡亲们走上致富路。2013年,他牵头组建山垴黑麦产销专业合作社,创新推行“专业合作社+基地 +农户”产业化运作模式,为种植户提供从种子供应、技术指导到加工销售的全链条服务。合作社不仅被评为自治区“二十佳合作社”,还成为全国供销总社“千社千品”试点单位。如今,合作社拥有8台(套)大型农机具,27000多亩耕地、10000多亩草场,社员发展至20余人,带动周边农户实现年增收数万元。
在产业发展上,杜伟军始终坚持多元化路径。他将黑小麦深加工,让产品远销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实现连续10年分红;面对秸秆处理难题,他选购优质牛和羔羊,通过技术改良和杂交繁殖,探索出秸秆过腹转化新路径,不仅解决了环保问题,还开辟了畜牧增收新渠道。目前,合作社存栏1000多头牛和5000多只羊,在他的示范带动下,20多户村民投身肉牛、奶牛养殖,近500多头牲畜在其划分的草场上免费放牧、改良品种,农户每年节省开支近万元。
他不仅全力带动当地各族群众发展产业,助力增收致富,还时刻心系村里的孤寡残疾和贫困群众,经常主动伸出援手,给予他们物质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鼓励。此外,他专门设立专项资金,帮助困难家庭的孩子顺利完成学业,为孩子的未来点亮了希望之光。
面对荣誉,杜伟军谦逊地说:“这些成绩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未来,他表示将继续深耕乡村振兴事业,探索特色发展新模式,凝聚更多力量,带领乡亲们在富裕之路上大步前行,让北疆乡村焕发更加蓬勃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