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情洋溢的音乐、铿锵有力的律动、曼妙多姿的舞蹈、五彩斑斓的民族元素……为了备战7月在赤峰市举行的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民族健身操项目裁判员培训工作正在赤峰体育一中心体育馆进行。
“民族健身操项目沿用了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规定套路,这两天集中对裁判员、教练员进行教学,让大家迅速掌握技术特点和竞赛规则,更好地备赛和指导队员。”本次培训裁判长、中央民族大学体育学院教授李俊怡说。
在赛场上,运动员与教练员的每一次挥洒汗水都是对胜利的渴望。而在这背后,良好的竞赛环境、体育设施无疑是他们最坚实的后盾。
作为本届运动会的主赛场,赤峰体育中心体育场馆自5月10日起,集中对装饰系统、防水系统、消防系统以及体育场清淤、跑道维修、钢结构表面涂漆等开展维修改造。“工程预计6月30日前完成,届时将为本届运动会及广大市民提供更好的健身场地和运动环境。”赤峰市体育一中心副主任刘紫薇说。
距离赤峰市中心约200公里的巴林右旗阿敦塔拉赛马场,是本届运动会马上项目的分赛场,将于7月20日开赛,有10个盟市的代表队参加赛马、赛骆驼、男儿三艺、驼球等4个竞赛项目和表演项目。
按照节俭办会和有利于赛后利用的原则,该场地跑道改造工作已顺利完成,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护栏安装和看台翻新,全力打造高标准、高质量的赛事环境。“预计5月底将全面完成赛马场及其附属设施的改造,包括餐饮、住宿等场所的提升。”巴林右旗阿敦塔拉赛马场改造提升工程现场负责人尹国辉说。
阿敦塔拉赛马场拥有1200米内圈跑道和1400米外圈跑道,赛道宽度20米,看台可容纳876名观众。景区的8个民族特色主题餐厅、2个宴会厅及310座住宿蒙古包,可同时容纳600人食宿。巴林右旗文化旅游体育局副局长布仁白音介绍,6月18日将进行一场全程测试赛,全区414名运动员参赛,马匹约200匹、骆驼94峰。
让更多外地游客到内蒙古观看赛事、观光旅游,使赛事“流量”变为发展“增量”,努力实现“办好一次会、提升一座城”。这已然成为全体筹备人员共同的目标。
“北疆的风轻轻吹,各族儿女心相随,玉龙故里展风采,运动激情在飞扬。嗨,动起来,让欢乐的节奏不停摆……”正如本届运动会主题曲《共铸辉煌》所唱,再过2个月,他们将为共同的努力喝彩。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各场地、场馆里忙碌的身影与城市的霓虹交织在一起。“民族团结的盛会 群众体育的盛会”“相约玉龙故里 建设亮丽北疆”,一幅幅主题标语、宣传海报点亮了城市地标,为盛会的到来营造浓厚氛围。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数月的筹备工作虽有挑战,也是机遇。一系列进展表明,赤峰将在这个夏季,奉献一场精彩的民族体育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