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经济网-内蒙古财经综合性门户网
    新闻热线:0471-3285915    监督热线:0471-3285917     官方微博    关注公众号
        客户端
内蒙古商报社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
当前位置:内蒙古经济网要闻详细

内蒙古呼伦贝尔:以文明城市创建成果赋能幸福美好生活

时间:2025年05月23日 22:49:21 来源:新华网   大字 小字

  新华网呼和浩特5月23日电(朱文哲、付饶、何凯)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京召开,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决定,授予202个城市(区)全国文明城市(区)称号,其中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成功获评全国文明城市。

  上下齐心 携手共赴文明之约

  自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呼伦贝尔统筹谋划“一盘棋”布局,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统揽,以“全域、常态、长效”为导向,构建起“党委统筹、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创建工作体系。

  四季更迭,伊敏河犹如一条“玉带”穿城而过,在为市民提供休闲空间的同时,构建了一幅“水畅、河清、岸绿、景美”的城市景观。

  呼伦贝尔以“实地暗访、反馈整改、闭环销号”全流程管理,推动问题发现与解决的无缝衔接,同时以“月初派单、月末集审”的清单化工作模式,将测评指标细化为民生实事的落实,并打破地区与部门间的屏障壁垒,强化考核激励、持续跟踪问效、广泛宣传发动。

  这一过程中,当地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建+网格+志愿”服务模式,建成129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组织125支志愿服务队、1.4万余名志愿者,倡导呼吁广大群众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绿色低碳出行、杜绝粮食浪费、呵护美好家园,把创建工作融入日常、化作平常。

  聚焦民生 赋能群众美好生活

  城市更美好,生活更幸福。以追求人民生活幸福为底色的一系列务实举措,成为呼伦贝尔密切干群关系的民心工程。

  过去的“断头路”如今平坦宽阔,曾经的闲置空地变成了健身广场,启动“拆围透绿”工程,实施“口袋公园”建设,优化“一老一小”服务……铢积寸累的幸福感放大了关乎文明的获得感。

  图为呼伦贝尔城市街道一景。

  从“神经末梢”入手,以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为切入点,呼伦贝尔积极推进公共服务设施改造,不断创新拓展服务功能,一系列细微而深刻的变化,是文明建设的可感可及之处。

  结合中心城区一体化发展规划,呼伦贝尔逐步完善交通路网,扎实做好“温暖工程”,改造108个老旧小区,配建700余件公共健身设施,建设15个口袋公园,围绕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农贸市场及周边环境,大力整治乱丢乱扔、乱停乱放、乱搭乱建等突出问题,持续强化农村牧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城市焕发新活力。

  今天的呼伦贝尔,“15分钟文旅惠民圈”“15分钟公共阅读圈”已成为推动打造“文艺之都”“油画之城”“书香呼伦贝尔”的重要抓手,历史博物馆、乌兰牧骑宫、伊敏河沿河文旅融合长廊等公共文化设施和城乡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不断完善,文化进万家、乌兰牧骑惠民演出等群众性文明实践活动开展达3.2万场,群众文化生活正不断丰富。

  丰富载体 厚植城市文明底色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不仅需要完善更新“硬环境”,还需要不断提升“软实力”。

  借助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第十一届全国大众冰雪季等赛事活动举办契机,呼伦贝尔进一步深化城市文明志愿服务、窗口服务保障和社会宣传等工作,将其有机融入到精神文明建设各项任务中持续推进。

  全国大众冰雪季、2025·中国汽车场地越野(冰雪)锦标赛·呼伦贝尔站,越来越多的重大赛事相约呼伦贝尔。

  通过发挥“理论学习轻骑兵”“百姓名嘴”等基层宣讲队伍特色优势,呼伦贝尔举办“声润北疆”北疆文化大讲堂,组织主题宣讲1.6万余场,开展中华传统节日等各系列主题宣教活动700余次。与此同时,市直机关、文明单位党员干部在中心城区28个主要交通路口、38条主次干道、92条背街小巷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全市32所大中小学校集中开展校园周边文明志愿服务活动,精神文明建设不仅有高度,更有温度。

  营商环境也是城市文明程度最直接的体现。呼伦贝尔围绕深化“放管服”改革、开展“诚信建设”和“助企行动”等重点任务,加强统筹领导、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协调联动,不断提升政务服务质效,以文明之风涵养营商环境的“清新空气”,塑造良好城市形象。

  同时,呼伦贝尔还深化“有呼必应”品牌工作机制,利用12345热线平台,推动解决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教育、公共设施、养老托幼、食品安全等民生问题,让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更多惠及群众。

编辑:王蒙

版权声明:内蒙古经济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285917   蒙ICP备2021003034号-1 

Copyright © 2016- 内蒙古经济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