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呼和浩特7月10日电 2025避暑气候旅游发展大会于9日在内蒙古兴安盟阿尔山论坛中心举办。大会期间,兴安盟行署党组成员、副盟长,科右前旗委书记孙书涛接受了新华网专访。
新华网:去年兴安盟获评全国首批“避暑旅游目的地”称号以来,显著的变化是什么?
孙书涛:最显著的变化可以用“三个跃升”来概括,游客数量、品牌价值、产业格局的全方位跃升。
一是游客数量大幅跃升。阿尔山的气候条件得天独厚,被誉为“天然空调”,温差湿度适宜,体感凉爽度远超同期南方“火炉”城市。森林覆盖率超80%,每立方厘米空气负氧离子浓度达2万,超过世卫组织标准,形成天然“氧吧疗愈”效应。具有立体生态资源优势,草原、森林、湖泊、温泉四重景观交织,可开发徒步、骑行、温泉疗养等多元避暑场景。特别是“避暑旅游目的地”的称号,让兴安盟从“内蒙古后花园”变身为“华北避暑客厅”,与“国家生态文明示范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基地”等称号联动,形成“生态+避暑”王牌组合,吸引了康养、研学等不同客群,很多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2023年,游客总量突破2200万人次,2024年为2900万人次,增速超30%;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从1.6天延长至2.5天。2024年,阿尔山登顶华北暑期热门县城榜首;兴安盟旅游热度环比增速冲进全国前五。
二是品牌价值大幅跃升。实现从“单季避暑”到“四级旅游”的转变。打造了春季阿尔山杜鹃赏游、夏季兴安盟那达慕、秋季五角枫文化艺术节、冬季阿尔山冰雪节等为主的“春赏花、夏避暑、秋观叶、冬玩雪”的全季旅游格局,2024年举办历时33天的“天天那达慕”,接待游客12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亿元,在全区推广。冬季推出“五个天天”系列产品,开展首届阿尔山迎新年冰雪那达慕等活动,结合“森林浴道”“火山温泉”等高端养生项目,把“凉资源”变成“热经济”。游客结构出现新变化,由东北三省向江浙沪、向年轻人转变,走出了传统避暑旅游“旺季火爆、淡季冷清”的困境。
三是产业格局大幅跃升。依托乌兰毛都草原、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等优质避暑资源,开发大量文旅产品,带动避暑产业全链条发展。在民宿方面,先后运营草原宿集、牧野山涧亲子轻奢度假酒店、鹿角湾温泉度假营地等爆款民宿。今年草原宿集中的草原火山酒店、草原河谷酒店两家,线上预售度假套餐仅5天销售额就突破1000万元,其他民宿旺季房间也销售一空。在研学方面,“草原天路·北疆穿行”路线入选全国暑期避暑旅游路线,兴安盟主题研学线路入选北京首批“融铸式”研学精品线路,预计今年暑期研学人数有望达到2万人次。在康养方面,与北京大学艺术与健康管理实验室合作,发布“金歌曼舞·怡养之旅”产品,组织游客到阿尔山开展疗愈体验。呼伦贝尔老年体协已将阿尔山中国温泉博物馆作为其工会疗养基地。开通长春、沈阳、山海关等城市直达阿尔山避暑专列,阿尔山入选2025年全国县域自驾游标杆县。
新华网:今后,兴安盟将如何放大“避暑旅游目的地”品牌效应?
孙书涛:以“阿尔山国家级度假区”为龙头,以“避暑”为核心,充分发挥全域气候资源,通过产品深挖、品牌聚合、全域联动,将气候资源转化为全季消费力。具体来说,主要聚焦“三个重点”。
一是重点谋划全域全季旅游。各旗县市分别塑造特色鲜明的旅游目的地形象。乌兰浩特市重点开发“一馆三址”红色旅游、葛根庙红色马镇、三合村朝鲜族民俗村,推动城市休闲游。阿尔山市将国家森林公园等景区与科右前旗乌兰毛都草原等景区景点一体化打造,聚焦“避暑旅游”“温泉疗养”开发产品,全力创建全国旅游名县。扎赉特旗以稻谷景区为核心,深化与斯玛特集团研学合作,有针对性地吸引白城、齐齐哈尔等周边地区游客,在机车音乐节基础上谋划稻旅融合新业态。科右前旗联动乌兰毛都草原景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打响“杭盖草原 乌兰毛都”品牌。突泉县发挥体育基础设施优势,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推动明星湖、宝石湖景区升级。探索宝石镇双城古城活化利用,与企业合作开发春州古城业态。科右中旗打造好王布和康养游品牌,连通锡林郭勒、乌拉盖旅游公路谋划旅游业态;推动翰嘎利湖、五角枫、中影基地景区联合打造5A级旅游景区。春季组织了“百万人户外大休闲”活动等主题活动。夏季打造旅游爆点,启动为期100天的“天天那达慕”。8月8日,兴安盟那达慕大会将开幕,7月20日、8月10日,阿尔山国门边境风情跑、阿尔山马拉松将激情开跑。秋季延长旅游旺季时长,冬季推动旅游持续升温。围绕“童话阿尔山”品牌,举办阿尔山冰雪节、全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锦标赛、阿尔山雪地足球超级联赛,保持全年文旅强劲发展势头。
二是重点谋划产品创新。围绕温泉资源的开发利用,谋划实施的6个温泉酒店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形成一定规模的温泉酒店集群;围绕旅游交通体系谋划实施航空、铁路、公路重点项目建设,加快破解“进入性”交通瓶颈问题;围绕森林康养基地建设,编制中国北方森林康养基地建设标准,完善百条森林浴道配套设施。深化“避暑+文旅”融合发展,围绕阿尔山啤酒青坊、圣泉雪集等项目打造夜间演绎活动,举办乌兰毛都草原音乐节、五角枫音乐节、机车音乐节等消夏主题活动,举办蒙东地区美食品鉴交流活动,繁荣“沉浸式夜游”。
三是重点谋划服务提升。践行“暖暖的阿尔山”服务承诺,持续落实宠客服务,建立帮厨帮工志愿者服务机制和平急两用住宿机制,在旅游高峰期协助餐饮企业应对人手短缺,增强畅通避暑旅游交通线路,推出兴安盟—呼伦贝尔市、兴安盟—东北三省跨区域避暑线路,共享客源市场。将“暖暖的阿尔山”从单一服务升级为全域、全链条的体验保障,强化“避暑+暖心”双IP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