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经济网-内蒙古财经综合性门户网
    新闻热线:0471-3285915    监督热线:0471-3285917     官方微博    关注公众号
        客户端
内蒙古商报社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
当前位置:内蒙古经济网财经详细

提升粮食产能 推进多元增值(新时代画卷·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②)

时间:2024年08月13日 05:58:00 来源:人民日报   大字 小字

数据来源 农业农村部

育四川遂宁市船山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立体式育苗车间。罗诺飞摄(人民视觉)

育安徽肥西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水稻育种实验田。陈家乐摄(人民视觉)

育海南三亚市崖州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育种基地。罗子敏摄(人民视觉)

种河南延津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高标准农田。布媚媚摄(人民视觉)

种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力发展大豆生产。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农牧和科技局供图

收湖北襄阳市襄州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小麦种植基地。何 云摄(人民视觉)

储黑龙江富锦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粮食晒干场。吕学慧摄(人民视觉)

加工新疆昌吉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制种玉米果穗扒皮系统在作业。何 龙摄(人民视觉)

加工吉林吉林市昌邑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稻米加工车间。满洪洋摄(人民视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聚焦稻谷、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品种,建设了113个以粮食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稳步提升粮食产能。2023年粮食类产业园总产量463.14亿斤,比上年增长3.78%;单产462.06公斤/亩,比上年增长2.52%。

改善设施装备条件。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开展土地平整、土壤改良、节水灌溉等工程建设,推广一批智能高效复式作业新型农机装备。2023年,粮食类产业园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300多万亩。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8.2%。

强化科技支撑。支持产业园与科研院校建立协作机制,合作建立产业研究院等各类科研平台,加快突破主导产业关键技术。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产业园第三代杂交水稻双季亩产超1600公斤。

推进产业全链升级。发展粮食精深加工,建设粮食仓储物流设施,打造加工产业集群,推进粮食产业多元增值。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产业园开发谷朊粉、膳食纤维等十大系列500多种小麦深加工产品,每加工1吨小麦总产值比传统方式增加5000多元。

创响知名品牌。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已培育涡阳大豆、海安大米等一批品质优良、特色鲜明的区域公用品牌,盘锦大米、五常大米、延津小麦等品牌价值均超100亿元。

(本报记者 常 钦)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13日 08 版)

编辑:王蒙

版权声明:内蒙古经济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285917   蒙ICP备2021003034号-1 

Copyright © 2016- 内蒙古经济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