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张鑫)记者从7月29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的“2025年上半年全区金融运行情况及金融支持自治区高质量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截至6月末,全区金融机构累计投放“节水贷”27.6亿元、“水权贷”8.3亿元。
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内蒙古自治区分行以发展绿色金融为抓手,构建覆盖制度、服务、创新的全链条水领域金融服务体系,支持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完善制度体系建设方面,联合内蒙古水利厅进一步完善在开展“节水贷”融资服务工程、推进“水权贷”绿色金融服务方面的制度体系,明确节水型企业、节水型服务企业、节水项目3类政策支持对象,覆盖农业节水、工业节水、城镇节水等9大应用领域。聚焦“企业申请-水行政主管部门初审-金融机构独立审贷-合同签订-贷后管理”5个环节制定标准化申报指南,为企业提供清晰融资路线图。
在强化银企对接效能方面,协同内蒙古水利厅搭建“节水贷”线上融资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线上资格审批服务,定期向银行机构推送企业项目需求清单,按季反馈融资进展情况,提升融资对接信息透明度。截至6月末,累计推送六期名单,涉及节水项目11个,节水企业54户,融资需求36.9亿元。鼓励银行机构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加快审批放款速度,提供利率优惠。
在推动融资模式创新方面,引导银行机构探索取水权抵质押融资新模式,将水资源转化为可量化绿色金融资产,激发涉水产业发展活力。如指导国家开发银行内蒙古分行将1854.74万立方米水权指标纳入质押范围,向包头市水权收储转让中心发放长期项目贷款7.88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内蒙古自治区分行货币政策处副处长赵婧表示,人民银行内蒙古自治区分行将加强与政府水利部门工作联动,深挖节水领域信贷需求,建立“水权贷”企业白名单,引导金融机构丰富业务模式、优化产品供给、加大资源投入,持续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为全面推进美丽内蒙古建设提供更大金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