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经济网-内蒙古财经综合性门户网
    新闻热线:0471-3285915    监督热线:0471-3285917     官方微博    关注公众号
        客户端
内蒙古商报社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
当前位置:内蒙古经济网财经详细

中国银行内蒙古分行筑牢群众“安心消费”防线

时间:2025年11月03日 19:05:01 来源:内蒙古经济网   大字 小字

  为切实提升不同年龄群体的消费安全意识,在消费旺季筑牢群众“安心消费”防线,中国银行内蒙古分行围绕年轻群体、老年群体等核心对象,开展了多场景、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有效强化了各类消费风险提示。

  一、年轻群体:聚焦“线上+新潮”消费,破解隐蔽风险

  年轻群体是线上消费、潮流消费的主力军,中国银行内蒙古分行重点围绕其高频消费场景,拆解“看似便利”背后的风险点。

  辖内通辽分行结合年轻群体消费高峰时期的特点,进入高校带给年轻消费者一份“理性消费指南”,通过多个真实案例揭示直播间里的“限时福利”、商圈中的“满减诱惑”、借贷平台的“低息噱头”等消费陷阱,把“理性消费、合理借贷、防范诈骗”的种子播撒至每一位在校师生。同时,结合“错过今天再等一年”“满200减100实则提价再减”等套路拆解“冲动消费话术”,用真实案例指导学生识别“促销陷阱” “借贷风险”以及“校园贷”“套路贷”的隐蔽性,强调“量入为出”,引导年轻人选择正规金融渠道,远离非法网贷。

  二、老年群体:聚焦“线下+传统”消费,守住养老钱袋

  中国银行内蒙古分行结合老年群体消费多集中于线下购物、健康养生等领域,易受“情感营销”“虚假承诺”误导,通过“接地气”的形式强化风险提示。

  老年大学“防骗技巧”小课堂:辖内通辽分行走进通辽市老年大学,用实际行动为老人们的消费保驾护航。志愿宣讲人员考虑到老年群体的认知特点,结合消费旺季的场景,用“案例+漫画”的形式,生动拆解了长辈们最易遇到的金融风险——从街头推销的“低价保健品定金陷阱”,到冒充客服的“订单异常退款套路”,再到宣称“保本高息”的养老投资骗局,每一个案例都来自真实生活,让在场老人们频频点头,直呼“原来这些都是骗术!”在“防护技巧”环节,总结出朗朗上口的“三不原则”即“不点陌生链接、不透支付密码、不慌大额转账”,手把手教长辈们识别风险、规避陷阱。

  社区“防骗小剧场”:辖内二连浩特市分行联合市乌兰社区共同开展消费安心相关专题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工作人员以"冒充亲友求助""保健品投资诈骗""养老金骗局"等典型案例为切入点,通过情景模拟、互动问答等形式,揭露诈骗话术套路,帮助居民牢记"不轻信、不转账、不点链接"的防骗原则。

  商超“一对一”提醒:辖内包头分行在菜市场、超市入口设置“消费安全岗”,志愿者针对老年人常买的米面油、日用品,手把手教“看生产日期、查防伪标识”,提醒“不买‘上门推销’的廉价日用品”“遇到‘买一送多’先核实质量”,避免因“贪便宜”买到劣质商品。

  家庭“共学小课堂”:辖内二连浩特市分行活动期间深入社区,在居民家中号召子女与老人一起学习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知识,重点讲解“养老理财骗局”“虚假旅游团”的特征,比如“承诺‘高收益无风险’的理财多是陷阱”“低价旅游团常强制购物”,引导子女帮助老人甄别消费风险,共同守护养老资金安全。(雅茹)

编辑:李姝廷

版权声明:内蒙古经济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285917   蒙ICP备2021003034号-1 

Copyright © 2016- 内蒙古经济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