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救援的路上,别担心。”
近日,内蒙古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二号村村民因暴雨期间查看农田情况被困于玉米地深处。随着一条条报备消息被按下发送键,通辽市蓝天救援队党支部党员火速集结赶往现场。
“脚先不要乱动,把手伸给我!”迎着泥泞的积水和倒伏的庄稼,在与相关救援力量的紧密配合下,被困人员及时安全转移。
近日,通辽市遭遇持续强降雨天气,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以“汛”为令、冲锋在前,全力守护群众生命及财产安全。
一线督导除险患
进入汛期以来,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连续召开全市防汛工作调度会议,市委、市政府组织全市党员干部深入801个灾害易发多发地区,“一地一策”指导完善应急预案,实地踏查准备情况、排查风险隐患、协调物资保障。坚决落实领导干部包联点制度,通过下沉一线督导,有效推动包联点风险隐患的排查与处置,关键物资储备得到落实,切实将各类安全隐患消除于萌芽状态。
网格聚力筑防线
通辽市积极动员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先锋力量,靠前参与防汛抢险救灾工作。依托嘎查村(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划分1404个党员责任区,强化“前哨”监测预警功能,将水利设施、老旧小区列为重点防控区域,对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列为重点关注对象,实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同时,组建党员突击队821支、志愿服务队798支,设立党员先锋岗1648个,承担预警传达、秩序维护、淤泥清理等急难险重任务,同步带动群众积极投入抢险救灾,构筑起防汛一线的“红色堤坝”。
精准纾困暖民心
“受这次恶劣天气影响,我们分场村部的围墙倒塌、屋顶漏雨,水电也断了。正发愁的时候,上级党组织拨付的专项党费帮我们解了燃眉之急!”通辽市科左中旗白音塔拉农场八分场党支部书记白宏斌说。
通辽市委组织部从代市委管理党费中划拨资金200万元,定向支持科尔沁区、科左中旗等6个重点旗区防汛救灾,专项用于慰问一线人员、帮扶因灾致困党员群众、修缮受损党员教育设施等方面,确保专款专用、精准拨付,切实帮助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共渡时艰,将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及时送到基层一线。(马丹、王思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