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张鑫)“极致草原·世界共享”。11月11日,呼伦贝尔草原旅游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呼伦贝尔市举行,10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为呼伦贝尔草原旅游发展建言献策。

呼伦贝尔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闫立志介绍,呼伦贝尔市绿波荡漾、林海苍茫、河湖星布,“红春绿夏金秋银冬”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是独具特色的“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呼伦贝尔大草原文化底蕴深厚、旅游魅力独特。近年来,呼伦贝尔市全力推动草原旅游从“观光式”向“体验式”“融合式”发展,实现了“生态保护—文旅体验—价值转换”的良性互动。
本次学术研讨会是推动草原生态价值转化、擦亮“呼伦贝尔大草原”金字招牌的关键之举。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建言献策、群策群力,为呼伦贝尔草原旅游发展出谋划策,助力呼伦贝尔草原旅游走出一条更具特色、更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呼伦贝尔拥有全球瞩目的生态资源和独具魅力的文化底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地。”呼伦贝尔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张玉柱表示,呼伦贝尔学院继续将地方发展需要作为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立足点,与各方深化合作,共同探索草原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携手书写呼伦贝尔文旅深度融合、全季全域共兴的新篇章。
呼伦贝尔草原旅游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由呼伦贝尔学院主办,研讨会设置了主旨报告、互动交流等环节,并围绕“文旅深度融合与区域协调发展”“草原旅游与绿色生态产品产业融合发展”“教育创新与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主题设置分会场。
此外,呼伦贝尔学院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进一步发挥学科优势、人才优势,聚焦草原旅游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问题,深化“政校行企”合作,推动教学科研成果从“课堂实验室”走向“大草原”。

研讨环节,来自海南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呼伦贝尔学院的4位专家学者分别进行主旨发言。海南大学二级教授、中国旅游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博士生导师谢彦君以《“空”性体验:漫议呼伦贝尔草原旅游的性格、风格和品格定位》为议题进行交流。呼伦贝尔学院民族历史文化研究院院长、教授、特华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指导专家孟松林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北方民族族源与融合研究》为议题进行交流。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灵恩以《呼伦贝尔市“十五五”文旅新形势与高质量发展路径》为议题进行交流。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教授、《旅游科学》编辑部副主任张圆刚以《草原风景道的观赏到沉浸:北疆游牧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与体验升级》为议题进行交流。
凝聚学界智慧、凝聚政企合力、凝聚传播声量。研讨会期间,专家学者将全面探讨呼伦贝尔草原旅游发展的方向路径,实地调研呼伦贝尔草原旅游资源,通过学术与实践深度融合、行业与高校强化连接,为持续擦亮“呼伦贝尔大草原”金字招牌、打造世界级草原旅游目的地提供智力支撑,并让世界看见呼伦贝尔的生态之美、文化之韵、发展之势。(文中图片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