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经济网-内蒙古财经综合性门户网
    新闻热线:0471-3285915    监督热线:0471-3285917     官方微博    关注公众号
        客户端
内蒙古商报社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
当前位置:内蒙古经济网蒙商详细

5.2亿未解封资金压垮万名员工:最高法新规为何在瑞德青春案中"失灵"? ...

时间:2025年08月14日 09:06:47 来源:廊坊新闻网   大字 小字

  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是我国经济活力的生动体现。在法治社会的框架下,司法犹如坚固的盾牌,为民营经济的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2025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律,彰显了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坚定支持,也为司法机关在保障民营经济权益方面提供了更为坚实的法律依据。

  然而,近期备受瞩目的“瑞德青春案”,却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司法实践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深入思考。2022年9月,瑞德青春(珠海)健康管理公司法定代表人庄某玲及24名核心成员被郑州警方跨省抓捕,涉案金额最初达13.5亿元。历经郑州中院近50天的审理,一审判决虽已作出,但案件的诸多争议点却使得讨论热度持续攀升。

  在责任认定方面,辩护律师指出,现有证据表明检测报告数据造假等违规行为系个别员工为追求业绩提成的个人行为,与公司所秉持的管理制度背道而驰。公司不仅制定了《员工合规手册》明确禁止虚假宣传,还对新员工开展系统培训。从法律层面来看,依据《民法典》第1192条,若员工行为属于个人故意且超出职务范围,企业不应为此承担责任。在这起案件中,基层评估师伪造报告的行为性质,成为判定企业责任边界的关键所在。若简单地将个别员工的错误行为无限扩大到企业整体,无疑会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造成致命打击,也与刑法所倡导的谦抑性原则相悖。

  资金冻结问题更不容忽视。高达18.7亿元的资金被冻结,远超法院一审判决认定的涉案金额13.5亿元。2025年4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关于规范涉企案件审判执行工作的通知》明确禁止 “明显超标的额查封”,但本案中多冻结的5.2亿元至今尚未解封。这种现象不仅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资金周转,导致公司下属的美容、医美等业务版块因资金链断裂而运作艰难,部分门店被迫关闭,员工失业,也与最高法强调的 “善意文明执行” 理念格格不入,极大地损害了企业的合法权益。

  此外,案件在程序公正性上也饱受质疑。郑州警方在受理报案次日即迅速立案并展开跨省抓捕,这一操作速度之快,难免引发辩护方“趋利执法”的嫌疑。更为关键的是,庭审期间曝出郑州中院部分法官竟与案件有关联,尽管合议庭回避申请最终被驳回,但这一事件已然对司法程序的公正性造成了难以挽回的冲击,使得公众对司法审判的公信力产生动摇。

  “瑞德青春案”并非孤立存在,它反映出在司法实践中,“涉众型案件从严”与“保护民营企业”的政策之间,仍需找到更为精准的平衡点。特别是在最高检开展“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专项监督”的大背景下,如何避免“趋利执法”对企业正常经营的伤害,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司法机关在打击犯罪、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同时,必须充分考量企业的合法权益,审慎区分企业责任与员工个人责任,确保每一项司法举措都于法有据。

  7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多起典型案例,聚焦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民营经济领域纠纷多元化解等工作,为各级司法机关提供了清晰的指引。这些案例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如何在司法实践中精准把握法律尺度,平衡各方利益,切实保障民营经济的合法权益。2025年8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指导意见》。从总体要求、依法平等对待、引导守法规范经营、严格公正司法、健全公正司法体制机制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深入贯彻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25条意见。

  民营经济的发展关乎国家经济的大局,关乎无数就业岗位与家庭生计。司法机关作为法治的守护者,肩负着重大使命。在处理涉民营企业案件时,应严格遵循法律规定,坚守程序正义,精准认定责任,杜绝超标的查封等不当行为。只有通过公正、透明、高效的司法实践,才能真正为民营经济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让民营企业在法治的阳光下茁壮成长,为我国经济的持续繁荣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期待 “瑞德青春案” 在后续的司法程序中,能够妥善解决争议,为类似案件提供公正合理的范例,推动司法护航民营经济发展迈向新的高度。(刘杰)

编辑:李姝廷

版权声明:内蒙古经济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285917   蒙ICP备2021003034号-1 

Copyright © 2016- 内蒙古经济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