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
分享经验
项目签约
本网讯(记者 张鑫 李姝廷 林则志) 9月29日,为有效解决农牧民秋粮收购、青贮饲草料收储及灾后恢复生产的信贷需求,自治区农牧厅会同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共同举办2025年秋季全区政银企合力支持乡村振兴对接活动,旨在构建政银企三方协同发力的工作格局,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金融动力。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是农牧业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养分。”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海山表示,“十四五” 以来,内蒙古出台了一系列金融支农政策,形成了完善的政策体系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截至8月底,全区涉农贷款余额已达9460亿元,为86.4万农牧户和11万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提供了1842.81亿元贷款。同时,农牧业保险持续“提标、扩面、增品”,今年保费规模达68亿元,覆盖农作物超1亿亩、畜禽近1800万头,为农牧业生产提供了坚实的风险保障。此外,融资方式不断创新,伊利集团科技创新债券(乡村振兴)、蒙牛乳业科创熊猫债等成功案例涌现,融资结构进一步多元化。
当前,全区秋收工作全面展开,粮食收贮、加工及牲畜越冬饲料准备等亟需资金支持,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也离不开金融扶持。此次活动前期,共梳理出中小微企业、农牧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等经营主体信贷需求307条,金额达 142.67亿元,其中融资需求5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有76个。
活动现场,金融机构代表介绍了各类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企业代表分享了发展现状、融资需求及对金融机构的期望,盟市代表则分享了金融助农的典型经验。
此外,活动同步举行了签约仪式,共有5组项目成功签约。这些项目涵盖粮食交易订单融资、玉米收购贷款、信贷供需协议及战略合作协议等多元领域,实现了金融资源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为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未来,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将继续强化服务意识,常态化开展政银企融资对接活动,推动金融与农牧产业深度融合,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