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高日河)为进一步激发旅游市场活力,丰富秋季旅游产品,9月14日,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围绕秋季旅游活动安排、旅游线路、全区旅游发展大会和优惠政策等内容,组织召开秋季旅游新闻发布会。
据了解,1—8月,全区接待国内游客1.55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298亿元,分别是上年同期的2.24倍和2.85倍,是2019年可比口径的1.38倍和1.44倍;接待俄罗斯游客11万人次、蒙古国旅客68.4万人次,分别占全国接待量的89%和90%。
发布会现场, 围绕秋季旅游产品特点,发布会上发布了152项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秋季文化和旅游活动,并重点介绍了阿拉善英雄会、额济纳金秋胡杨生态文化旅游节、兴安盟五角枫文化旅游节等3项主题活动安排。全区426家A级旅游景区不停业、不打烊,新晋级的13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27家3A级旅游景区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八方游客。呼和浩特市塞上老街,包头市包头金街、横竖街,呼伦贝尔市呼伦贝尔古城、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古街、巴彦淖尔市黄河湾、阿拉善盟定远营等一批旅游休闲街区;兴安盟阿尔山、锡林郭勒盟多伦湖旅游、赤峰市紫蒙湖、乌兰察布市林胡古塞等一批旅游度假区;通辽市草甘、阿拉善盟大漠胡杨等95家自驾车旅居车营地;呼和浩特市云上、云羡等148个露营地以及锡林郭勒盟边墙村等127家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等旅游新业态品牌已准备好丰富多彩的休闲、度假、自驾、乡村等优质旅游产品及活动。10条秋季旅游精品线路和1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将秋季旅游产品诠释的淋漓尽致。自治区还重点针对秋季特别是中秋、国庆假期旅行,推出“呼伦贝尔号”“草原之星”“乌兰察布号”多款旅游专列产品,满足游客出行需求。
此外,为推动全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文旅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9月下旬,将在赤峰市举办2023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发展大会。大会采取“1+1+10”模式,集中安排1个开幕式、1个工作会议和10项重点活动,包括 “我和草原有个约定”内蒙古文创旅游商品展、“北疆文化”主题展、赤峰非遗文化展、乡村文化艺术展、文旅赋能乡村振兴成果展演展示、“乡村记忆”集市、“舌尖上的内蒙古”味道美食、“赤诚峰味”网红直播、“妈妈的味道”民间美食巧女秀、传统美食制作体验等主要活动。大会紧扣“文旅赋能乡村振兴”这一主题,全方位深化京蒙区域合作,不断完善京蒙帮扶合作体制机制。
为抢抓“金九银十”文化旅游旺季,延续今年以来我区文旅市场持续火热的良好势头,自治区在招徕区外游客、鼓励“内蒙古人游内蒙古”方面,还优化细化了秋季“旅游专列、包机和招徕区外游客入内蒙古两项奖励政策”,即自9月15日至10月31日,不论区内、区外过夜游客,经旅行社企业组织在内蒙古旅游的,均可享受专项奖励政策,过夜旅游团队最高可获得50元每人次的补贴,旅游包机、专列分别可获得最高10万元和4万元奖励。各相关盟市、旅游景区也将在节前陆续推出惠民举措。(文中图片由兴安盟文化旅游体育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