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鑫 实习记者 田艺)“会议更加彰显国际化、筹划更加务实、规模层次再创新高,2023中国(二连浩特)国际经贸投资洽谈会暨展览会(简称‘二洽会’)呈现3大亮点,努力将‘二洽会’融入‘一带一路’,不断扩大‘朋友圈’,为建设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贡献力量。”8月24日,在“二洽会”新闻发布会上,二连浩特市委常委、政府常务副市长张英杰如是说。
张英杰介绍,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重要节点城市,自2009年以来,二连浩特已成功举办十一届“中国•二连浩特中蒙俄经贸合作洽谈会”,目前已成为“中蒙俄经济走廊”重要的经贸合作交流平台之一,得到了沿线国家政府、商会及企业的广泛认同。从曾经的“中国•二连浩特中蒙俄经贸合作洽谈会”到今天的“二洽会”,变化的不仅仅是名字,更是见证了“中蒙俄经济走廊”沿线国家合作交流的不断深化,会议内容更趋成熟,投资洽谈领域更加广阔,论坛主题设置更为精准。此次“二洽会”,不仅邀请了蒙古国、俄罗斯等中蒙俄经济走廊沿线地区官方、企业代表,还邀请了中欧班列沿线国家的官方、企业代表参会参展,进一步扩大洽谈会的参会参展国别范围,国际“朋友圈”逐步扩大。
此外,组委会认真策划商品展洽,在总结汲取历届洽谈会经验的基础上,本届展洽会平台功能更加完善,实效性更强。在让利互惠上下功夫。把“二洽会”定在中蒙博览会前,为参展企业特别是蒙古展商接续参加中蒙博览会提供便利,最大限度降低了展商参展费用,同时发挥二连浩特市口岸通关便利条件,充分利用二连浩特市边民互市贸易区政策优势,实行蒙俄参展商品免税进口,真正将商机和更多效益留给企业。精心策划会议主要活动内容,围绕跨境运输、跨境旅游、矿产品贸易、马业发展安排了四场专题平行论坛,为大家提供一个共商国际经贸问题的高层次交流对话平台。大会还安排了中蒙俄项目招商推介会,邀请中蒙俄嘉宾200余人,企业代表近百家,把共话机遇、共商发展的舞台交给他们,让国内外客商唱主角,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沟通,构筑起国际经贸往来与合作交流的常态化运行机制,打造国际经贸发展与合作永不落幕的“二洽会”。会议期间,还将与国外重要嘉宾、重点企业进行“一对一”深入交流洽谈,争取更多项目落地。
张英杰表示,此次“二洽会”,组委会把商品展洽区划分7个展馆(区),设置了5个室内展厅(中国馆、蒙古国馆、国际馆、盟市特色商品展馆、汽车展馆)和2个室外展区(重型工程机械展区、美食展区)。展洽商品得到提档升级。结合二连口岸经贸特点,组委会有针对性选择进出口商品生产、销售商参加,为企业长期合作搭建平台,本届展洽新开辟了新能源汽车、矿山工程机械展区。为展示内蒙古形象,设置了盟市特装展,总展出面积6万平方米,参展商1000余人。境外参会嘉宾、参展企业来自“一带一路”沿线近十个国家和地区。参会嘉宾、参展企业以及会议规模层次创历史新高,“二洽会”平台更大,承载能力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