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经济网-内蒙古财经综合性门户网
    新闻热线:0471-3285915    监督热线:0471-3285917     官方微博    关注公众号
        客户端
内蒙古商报社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
当前位置:内蒙古经济网视野详细

【北疆故事】刘平杰:“我要守住这片绿色”

时间:2023年09月08日 23:05:27 来源:内蒙古商报   大字 小字

  本报记者 张鑫  通讯员 王效平

       树木葱郁、枝叶婆娑。初秋时节,走进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白二爷沙坝东摩天岭,一棵棵落叶松苍翠挺拔。

  昔日,和林格尔县育林人用青春和热血在茫茫荒漠谱写了不朽传奇。今日,和林格尔生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上步履铿锵。

1694185775420502.jpg

  刚刚获得全国防沙治沙先进个人的刘平杰,是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林业和草原局林业和草原建设服务中心技术员,35年来,刘平杰始终坚守着心中的那片绿。和林格尔县森林覆盖率从上世纪 80 年代初的14.2%提高到目前的29.2%,这成绩里有他播洒的汗水。

  刘平杰,1988年从内蒙古扎兰屯林业学校毕业,主动选择条件最艰苦的南天门林场工作,作为林场唯一的中专生,他一去就被委以重任,成为主管林场业务工作的技术员。

  南天门林场面积达30多万亩。山大沟深、树木茂密、人烟稀少,经常有野兽出没。林场没有交通工具,没有自来水,没有宿舍楼。从场部到工区需步行几十里山路,林场职工自己开垦荒地、种粮、种菜,住的是自己搭建的工棚。

  很多人受不了这样的环境,半夜卷铺盖下山。年仅20多岁的刘平杰却在这里扎下了根。

  他常常一边记录数据,一边用手拍打蚊虫。针对南天门林场天然次生林较多的现状,在造林设计中,他增加适应林场生长的华北落叶松、油松等常绿树种栽植,调整树种结构,丰富植物种类;带领工人深入开展森林抚育,优化林分结构,精准提升森林质量。

  “我要守住这片绿色,种更多的树,为子孙后代挡风遮沙。”刘平杰说道。

  在南天门林场工作的13年时间里,他的足迹遍布30多万亩林地的沟沟岔岔,对林场森林资源现状了然于胸,对林场次生林改造和新造林营造进行了详细规划,并有序推进。

  经过一批又一批的林业人日日夜夜的奋斗,东摩天岭的面貌终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这里,现有各类林木面积24.3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79.4%,林木蓄积量达20多万立方米。

  南天门林场森林资源在和林格尔县林木资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华北落叶松、油松等针叶树人工林长势喜人,蓄积可观,是和林格尔县发展针叶林的最好样板。同时,南天门林场也是和林格尔县主要的林木良种生产基地。

  2001年,调到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的刘平杰,承担起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等工作,成了名副其实的“森林医生”。

  在森防站工作中的10年里,他建立病虫鼠害监测点30多个。

  “每次跋山涉水穿行在山林中,看到树木健康生长、参天苍翠,就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说到这,刘平杰满脸欣慰。

  每年春秋两季造林期间,是刘平杰最忙的时候。近20年来,他组织督促完成天保工程飞播造林45万亩、封山育林73万亩、人工造林5万亩;完成退耕还林(草)工程的退耕还生态林13.5万亩、荒山造林35.5万亩;完成三北四期造林工程6.65万亩;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4.5万亩。

  “个人敢做梦,时代才能圆梦。从过去的‘沙进人退’到现在的‘人进沙退’,我们做到了。今后,我一定要保持这种艰苦奋斗的作风,毫不懈怠,一如既往。”刘平杰说。


编辑:李姝廷

版权声明:内蒙古经济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285917   蒙ICP备2021003034号-1 

Copyright © 2016- 内蒙古经济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