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记者 王丰
扒驼掌,是内蒙古的一道传统名菜,其以独特的食材和精湛的烹饪技艺闻名业界。
驼掌,即骆驼的脚掌,因骆驼长期在沙漠中行走,足部肌肉发达,胶质丰富,比熊掌还要大,被视为珍稀食材。
骆驼全身都是宝,尤以驼掌最名贵。早在汉代就有“驼蹄羹”,并成为历代宫廷名菜。明《本草纲目》载:“家驼峰、蹄最精,人多煮熟糟食。”驼掌即4只大似蒲团的软蹄。因为它是骆驼躯体中最活跃的组织,故其肉质异常细腻富有弹性,似筋而更柔软。驼掌的味道极为鲜美,食之可强筋壮骨。驼掌历来就与熊掌、燕窝、猴头所齐名,是中国四大名菜之一。古代宫廷御膳用的“北八珍”,驼掌即为其中一珍。
这道名菜色泽白润,香酥软嫩,不肥不腻,鲜美利口,有着很高的营养价值。
扒驼掌制作工艺也很讲究,前期要把驼掌反复泡发、去毛、焯水,去除腥膻味,耗时较长的传统做法甚至需数日。烹饪时要将处理好的驼掌与鸡汤、火腿、冬笋、干贝等辅料一同炖煮,直至软糯入味。最后还要以“扒”的技法收汁,使驼掌色泽红亮,胶质黏稠,入口即化。当然,调味也是扒驼掌鲜香醇厚的一个秘诀,在内蒙古常用沙葱、黄花等草原自然生长的植物提味。
因骆驼在传统文化中象征坚韧与生命力,驼掌菜肴常被赋予吉祥寓意。传统上专门用于招待贵宾或为重大节庆而准备。
野生骆驼属保护动物,现代扒驼掌多以养殖骆驼的驼掌制作。由于驼掌珍贵,均被内地订购,即使在被誉为“驼乡”的额济纳旗宴会上,也是很少能够品尝到的。扒驼掌取材于骆驼蹄的掌心,一只驼蹄重约2公斤,其掌心不足50克,可谓取之精华。若来内蒙古旅游,在确认食材来源合法的情况下,亦可品尝一番。
扒驼掌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北疆文化的一个符号,其背后承载着人们对自然资源的敬畏与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