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 王丰
初夏时节,农事正忙,河套灌区节水灌溉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
精打细算用好每一滴水,实现农业节水增效,让每一滴水都能发挥最大效益。
数字显示:目前河套灌区信息化工程已建成1284处通信站点和2141处数据监控点,水利通信专网实现灌区全覆盖;国管渠道调度断面流量自动采集覆盖率达到62%,水情信息自动采集系统覆盖率达到81%,信息化和“数字孪生灌区”建设在河套灌区转化为生产力,进一步提高了水资源时空调配能力和输水工程的安全保障能力。
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长远、惠及后世的大事。做好水文章,壮大水经济,必须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持续推进农业节水增效,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
对内蒙古来说,每一滴水都弥足珍贵,精打细算节水,就要找到精准节水、高效节水的科学路径和创新模式。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累计实施水肥一体化滴灌面积534.76万亩,其中引黄滴灌244.91万亩、井灌滴灌289.85万亩,每亩实现了农业节水节肥30%,引黄滴灌水肥一体化的效益越来越明显。
水是农业的命脉。如何加快推进高效节水农业,内蒙古积极探索,因地制宜,持续推进农业用水精细化管理,精打细算用好每一滴水,做好农业“用水文章”,让每一滴水都能发挥最大效益。
节水建设没有旁观者,每个人都是参与者、建设者、受益者。当以敬畏之心对待每一滴水,全面推进各领域节水行动,实现水资源利用文明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