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 王丰
虚拟展厅、VR全景、线上讲解……前不久,国家文物局公布12个项目获评2024年度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案例,内蒙古博物院流动数字博物馆喜获这一殊荣。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内蒙古地域辽阔,边境线长达4200公里。共有103个旗县(市、区),边境旗(县)市人口近200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7.9%。服务不便利、资源不均衡一直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难点。
从2010年开始,内蒙古博物院历时3年打造了全国首家全数字化、高集成度的流动数字博物馆,通过先进的数字技术,创新文化服务形式,让优质文博资源直达基层。
近年来,“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去博物馆看展日益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流动数字博物馆既探索“博物馆+”的方式,实现多元化表达,为大家提供了“可触摸、可把玩”的游览体验,在情景化、可视化的文化场景中,让展品故事活灵活现,引导大家保护好珍贵的文物,推动文化事业可持续发展。
在互联网时代,博物馆进行数字化升级是顺应时代的表达,在通过网络“大屏”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要坚持守正创新,通过声、光、电融于一体的现代技术,打破同质化的束缚,以文创产品、文旅融合等,拓展博物馆的“文化半径”。
从“等你来看”到“送到身边”,流动数字博物馆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