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丰 实习生 李嘉琪
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有能力、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要加强自主创新,在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发挥更大作用”。
今年,内蒙古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科技创新是决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必须坚持科教人才一起抓,实施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内蒙古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研发投入上,全区财政预算安排科技支出51.2亿元,包头市、兴安盟等6个盟市政府资金投入刚性增长超过20%,带动企业、社会研发投入大幅增加。“揭榜挂帅”“赛马”新机制推动创新要素由聚合到聚变,“科技兴蒙30条”“人才30条”等重大政策落地见效,一大批高科技企业在内蒙古落地扎根、蓬勃成长。
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蒙药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邢界红说:“我更多关注的是医药学教育和科技创新转化,特别是如何在科技体制改革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坚持培育专项人才。”
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内蒙古区委会副主委、内蒙古农业大学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和平对科技兴蒙信心满满,”我在农业科技领域工作了30多年,带领的研究团队主要从事乳酸菌种质资源库的建设,乳酸菌在食品工业、动物健康养殖方面的开发利用等工作。多年来,我们深感只有自立自强,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才能取得核心技术的突破,才能为我国相关产业提供技术支撑。”
科技自立自强,不是要关起门来、另起炉灶去“自嗨”,而是要打造关键技术自主创新的“核心圈”、构筑技术和产业的“朋友圈”、形成带动广泛的“辐射圈”,从而推动重点产业走向高端。因此,要鼓励企业主动融入科技创新网络,深度参与科技治理。
要聚焦产业链薄弱环节,敢于挺进技术无人区,敢于进行重大技术攻关,增强企业的责任感,着力强链补链,攻克关键核心技术。
如今,3个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落地,呼包鄂3家国家高新区全国综合排名大幅提升,全区科技创新平台布局持续优化。
全国政协委员,自治区政协副主席、科技厅厅长孙俊青认为,今年内蒙古在能源、奶业、草业、种业、稀土等重点领域加快布局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全力打造“科技兴蒙”升级版,加快建设创新型内蒙古,为内蒙古的五大任务提供战略支撑。
风已起,路还长,科技创新的心声正在化为行动,为内蒙古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