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经济网-内蒙古财经综合性门户网
    新闻热线:0471-3285915    监督热线:0471-3285917     官方微博    关注公众号
        客户端
内蒙古商报社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
当前位置:内蒙古经济网要闻详细

呼和浩特市建设“五宜”高品质城市系列述评② :靠什么建设宜业之城?

时间:2023年03月30日 18:22:59 来源:内蒙古商报  原创 大字 小字

  本报记者 王丰 实习生 李嘉琪

  人身之所重者元气,国家之所重者人才。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青”心于此 “城”心相邀。3月17日,呼和浩特市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领导带队赴北京高校招聘活动结束。在4天的活动中,有800余人参加招聘座谈会。本次活动旨在贯彻落实呼和浩特市“人才强市”发展战略。

  一直以“宜业”自居的呼和浩特又一次吸引了各地年轻人的目光,不过吸引大家的不是文旅和安逸的生活,而是创新创业的“号角”。

  呼和浩特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气候宜居、景色宜人、美食怡情,一系列的特点构建了这座城市安逸闲适的生活气息。

  呼和浩特的宜居形象深入人心,但想要让呼和浩特宜业,单靠宣传和推介,那就远远不够了。所以在这方面呼和浩特是有实实在在、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的。

  在和林格尔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其“绿色创新智能示范园区”的定位非常醒目,这里重点引入了“新材料、生物科技、大数据、智能制造、跨境电商、电子信息、电子仪器、工业机器人、高压输配电装备、节能环保装备”等产业的研发、设计和组装,着力打造体现绿色发展的高端高新产业聚集区。

  近年来,呼和浩特围绕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目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主动参与“科技兴蒙”行动,全面深化与中科院、上海交大、哈工大等国内一流高校院所合作,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不断强化创新创业支撑,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呼和浩特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加速器、培育新经济新业态的重要孵化器、调结构转功能提质量的重要助推器。

  人才难得,轻视不得,更耽误不得。在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只有立足于“进”才能应对“竞”,“有为”才能保住“有位”。

  2022年,呼和浩特市就业局势稳中向好,城镇新增就业6.16万人,开展补贴性技能培训3.02万人次。实施“人才+项目”引才模式,推动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一体落地。建立跨区人才引进协作机制,以更大力度吸引人才汇聚呼和浩特。加大国家、自治区杰出人才、青年创新人才选拔推荐力度,有序推进特级技师、首席技师评聘,新增高技能人才1万人以上。

  除了引才聚才的“硬措施”,还要打造用才留才的“软环境”。要进一步优化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完善薪酬待遇、子女就学、家属就业、医疗住房等方面的保障措施,把各方面的服务想得周全一些、做得细致一些,让各类人才在内蒙古能施展拳脚、实现抱负,让本地的人才不愿走、外面的人才愿意来。

  畅通人才流动,为广大人才干事创业松绑减负、增效提能,让更多“千里马”在内蒙古大地上自由驰骋。

  相信2023年搭筑引凤高楼的呼和浩特,能在新一轮人才竞争中,力争上游,成为各类人才争相来投的绝佳“栖息地”。

编辑:王丰

版权声明:内蒙古经济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285917   蒙ICP备2021003034号-1 

Copyright © 2016- 内蒙古经济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