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丰
每年的七八月份,各盟市的都要拿出自己家的优质绿色农畜产品,在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博览会上争奇斗艳。
究其原因在于,好产品也要多夸夸。内蒙古的优质农畜产品,受益于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等得天独厚的水土光热条件,可谓天生丽质。那么,良好的自然条件是否就能产出优质的农产品?产出的优质农产品是否就能变现?
优越的自然条件只是一种客观优势,想要产出优质的农畜产品,还是要依靠科学种植养殖科技为依托,才能天生丽质。
“酒香不怕巷子深”,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话,但也不要轻易把这句话当成标准。在相对闭塞且有限的空间里,就算口口相传,酒香也能为众人所知。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口口相传不可能做到世人皆知,酒香也怕巷子深。
据统计,目前内蒙古有机食品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优质绿色农畜产品中具有原产地保护和绿色、有机认证的就达1800多种。然而,长期以来,内蒙古很多优质农畜产品处在“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尴尬境地。因此,推动内蒙古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基于这样的背景,内蒙古立足自身优势,大胆创新实践,通过 “内蒙古味道”等推介形式,培育出了兴安大米、乌兰察布马铃薯、科尔沁牛肉等一批全国知名品牌。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酒香就要吆喝出去,这样才能传得远、传得久。听那草原深处,传出的吆喝声,在强劲有力中还夹杂着天生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