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鑫 通讯员 李广兴
时近隆冬,万物积蓄着勃发的力量,内蒙古开放发展的新篇章正在不断书写。
1月19日,内蒙古与东盟国家驻华使节在新年里相约一场盛会——东盟国家驻华使节“相约内蒙古”投资贸易洽谈会在北京召开。深化拓展经贸合作,促进扩大人文交往,祖国北疆正敞开怀抱迎接每一位把握机遇的国际投资者。
新春将近,草原大地喜庆祥和、活力涌动。口岸货运繁忙,跨境贸易蓬勃发展;车间高效运转,外资高技术产业项目落地生根;商圈客流如织,国际品牌给消费者更多选择……内蒙古处处充满生机活力,奋跃而上,向着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飞速奔跑。
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有利于内蒙古更好建设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有利于推进内蒙古高质量发展、有利于主动适配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机遇不等人、干事要趁早,新年伊始,内蒙古外资工作队伍就已开启“全速模式”,为扩大外资朋友圈加速奔跑。
1月4日,包头市组织中鑫港泰新能源有限公司、蒙星(包头)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外资企业召开2024年首次外资企业圆桌会议,深入了解重点外资企业在包头经营情况,及时回应企业诉求,进一步提升服务外资企业水平,增强企业发展信心。
1月5日,鄂尔多斯市相继在香港、澳门举办“‘链’上暖城—2024鄂尔多斯市招商推介会”,共签署项目8个,协议总金额126.5亿元,涉及能源、国际贸易、证券投资、低碳经济以及城市开发运营等多个领域。
1月11日,呼和浩特市(江苏)加工贸易招商引资推介会在苏州举行,会议围绕“携手共建呼和浩特国际陆港,合作共享北向跨境物流新通道”,深入开展恳谈交流,充分展现了呼和浩特市的优势特点及合作诚意,现场成功签约企业12家。
百舸争流千帆竞,勇立潮头敢为先。草原大地处处涌动着推动外资发展的蓬勃浪潮。
连日来,赤峰市元宝山区的帝斯曼润邦(内蒙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车间里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生产,公司生产的结冷胶和透明型黄原胶质量达到生物胶领域领先水平。作为一家来自荷兰的跨国公司,该企业2023年增资1.331亿元,同比增长309.53%。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经济强大的发展韧性、潜力和日趋向好的营商环境,给了企业增加投资的信心与动力。过去的一年里,政府出台的一系列鼓励外商投资政策以及内蒙古各级政府部门对外资企业的扶持、服务,都进一步加深了帝斯曼润邦扎根当地、深耕中国市场的意愿。
目光来到包头市,“用智能制造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国际微电机行业领军企业”,这是包头磁馨电子有限公司的发展战略目标。作为一家韩资企业,依托韩国磁化“世界一流创新技术”以及江馨微电机的“全球首条多轨道全自动化产线”的领先地位,企业正在加紧建设“年产1亿只新型防抖马达产业基地项目”,项目建成后将填补内蒙古稀土产业链电子终端应用的空白,推动国产代替进口转型升级,延伸稀土产业链应用范围。
在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现代牧业一期项目葛根塔拉牧场,工人们正忙碌着调试生产设备。该项目是乌兰浩特市政府与现代牧业集团合作运营建设的现代化奶牛养殖牧场,是乌兰浩特市的重点外资项目。牧场养殖规模3万头,占地3066.79亩,总投资15亿元,平均日产鲜奶可达600吨,直接带动就业600人,同时计划发展青储饲料加工,拓宽当地居民增收致富渠道。
战鼓声声催奋进,扬鞭奋蹄踏征程。抓招商必须要抓外资,没有强有力的外资,开放型经济发展就缺少亮眼底色。
时针拨到2023年,内蒙古开启外资“加速键”——《关于加强全区外资工作统筹管理 压实属地工作责任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全区外商投资促进工作的通知》相继出台,建立定期会商、适时研判、实时反馈的外资工作机制,主动加强对旗县区外资工作的服务保障力度,这一系列顶层设计,展现了内蒙古聚焦聚力抓好外资工作的坚定决心,释放了上下一心、齐抓外资的强烈信号。
2023年1—12月,全区实际使用外资55.8亿元,同比增长61.5%,增幅高于全国69.5个百分点(折合8亿美元,同比增长48.5%);全区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67家,同比增长3.2倍。实际使用外资实现连续七年增长,连续两年保持50%以上增幅。
亮眼成绩的背后,关键是硬实力的支撑。2023年,内蒙古外资业务培训实现103个旗县区“全覆盖”,实际使用外资实现12个盟市、2个计划单列市和3个国家级经开区“全覆盖”。
如何着力巩固外资基本盘,让利用外资更好服务于内蒙古开放型经济发展?内蒙古外资工作队伍以聚焦全力办好两件大事为主责主业,部署了新一年的重点工作任务。
持续加强重点外资企业和项目服务保障——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国发〔2023〕11号),发挥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制度作用,加大对投资总额1亿元以上重大外资项目和重点外资企业跟踪服务力度,加强常态化调度和重大问题报告,全流程跟踪服务项目落地实施。
加大精准招引力度——围绕我区八大产业集群和16条重点产业链,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加大“走出去”招商,开展精准招商、委托招商。借助“投洽会”“进博会”等各类国家重点展会和招商引资平台开展产业链招商,引进外资大项目和龙头企业。拓展引资来源地,持续加强面向港澳、欧美、日韩、新加坡等重点国别地区的招商引资工作,发挥外经贸专项资金作用,鼓励和支持盟市开展外资招引活动。
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平台建设——积极申建中国(内蒙古)自由贸易试验区,牵头统筹推进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复制推广。有力有序推进中蒙二连浩特—扎门乌德经济合作区申建。指导国家级经开区持续聚焦对外开放、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统筹协调和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综合发展水平,更好发挥对外开放平台作用。
以开放拓空间、以开放促发展、以开放谋大局。今日之内蒙古要素资源丰富、营商环境更优、发展势头强劲。内蒙古将全力以赴对接外资“高”的标准、提升外资“促”的水平、营造外资“优”的环境,以制度型开放提升利用外资质效,为国际投资者提供更好更优的服务,与外资企业携手并肩、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