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 王丰
化妆品与食品、药品等同属于健康产品,其质量安全与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
4月3日,内蒙古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质量抽查检验不符合规定化妆品的通告,其中:被抽样单位乌兰浩特市子霖美容院2批次不合格、赤峰市红山区百凯百货商场1批次不合格。
不合格化妆品兴风作浪,是可忍孰不可忍。那么,这些化妆品又何以能有市场?不可否认,部分美容院是销售不合格化妆品的“重灾区”。在这些触碰经营底线的美容院里,他们可以宣称这些化妆品有神奇疗效,说得天上少有,地下难寻。
值得一提的是,乌兰浩特市子霖美容院经营的广州博美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批次不合格靓肤精华霜和紧致赋活霜均为汞超标。一款汞含量超标的美容霜背后,违法者的道德良心理当谴责,但消费者也应自省反思,对所谓“立竿见影”的美容霜还应少一些迷信,多一些谨慎。
安全的化妆品是生产出来的,也是监管出来的。企业作为第一责任人,要严把质量安全关,强化风险意识和安全意识,严格按照批准或备案的配方和工艺进行生产,不可触碰法律底线。监管部门要守土有责,积极创新监管方式,补强监管短板,及时发现化妆品生产领域安全隐患,严厉查处化妆品生产违法行为,确保源头安全,让不安全、不合格的化妆品远离市场,无处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