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经济网-内蒙古财经综合性门户网
    新闻热线:0471-3285915    监督热线:0471-3285917     官方微博    关注公众号
        客户端
内蒙古商报社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
当前位置:内蒙古经济网要闻详细

内蒙古商报2024年度媒体社会责任报告

时间:2025年05月30日 09:50:18 来源:内蒙古经济网  原创 大字 小字

  一、前言

  (一)媒体概况

  《内蒙古商报》1992年创刊,是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主办的地区主要经济媒体,始终屹立在经济新闻报道的前沿。立足内蒙古经济与产业沃土,面向全国发行,传递着内蒙古的经济声音。

  我们秉持“四力三度二量”的采编目标,公信力、影响力、传播力、吸引力并重,精准度、新鲜度、专业度齐驱,信息量、阅读量共进,致力打造高品质的财经内容。

  2021年以来,我们紧跟时代步伐,在健全报、网、两微一端自主平台的基础上,搭建起今日头条、抖音等第三方平台传播矩阵,让财经资讯触手可及。表现形式从传统图文,拓展至音视频、短视频、微直播、条漫等多元领域。

  我们立足自治区,深度剖析区内各类经济现象,从宏观政策解读到微观企业动态。同时,我们关注民生与经济的交织点,将专业经济话题与百姓生活紧密相连,让经济新闻贴近每一个人的生活。

微信图片_20250530155144_副本.jpg

  (二)社会责任理念

  《内蒙古商报》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引导群众、服务群众,自觉履责担当,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着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升经济宣传质量和水平,在加强舆论引导、稳定社会预期方面努力发挥重要作用。

  (三)获奖情况

  2024年本报记者作品《“沙漠腹地”蝶变出“能源绿洲”》《“传统老行当”回归 呼和浩特街头又添一景 便民服务点“小修小补”真便民,特温馨》分别获得第三十二届内蒙古新闻奖二等奖、三等奖。

  二、政治责任

  (一)政治方向

  2024年,内蒙古商报社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积极开展各项报道工作,严格落实“三审三校”制度,全年无违反意识形态责任情况发生。媒体宣传和舆论引导方面,我们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方向,加强正能量的传播。针对当前热点事件和问题,不断提升引导效果。文化建设方面,注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文化遗产保护和基本文化建设。在对外宣传时积极推广北疆文化,提高文化软实力。

  (二)主题宣传报道

  《内蒙古商报》充分发挥纸媒与新媒体协同优势,围绕重大主题展开深入、全面的报道,以高质量的内容输出,为内蒙古的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有力地推动了各项政策与工作的宣传普及。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展现新时代新征程上的新伟业,在头版精心开设“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专题专栏,聚焦党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成果,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全方位展示了党的政策指引内蒙古蓬勃发展的生动实践。

1.jpg

  为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落实“五大任务”,头版开设“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加快落实‘五大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专栏,展现内蒙古在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等方面的积极探索与显著成就。

2.jpg

  头版全年开设“弘扬蒙古马精神—山水林田湖草沙一起向‘绿’系列报道”,展现了内蒙古在生态建设方面的坚定决心和显著成效。头版全年开设“三北精神”里的内蒙古力量系列述评,挖掘了“三北精神”的内涵,展现了内蒙古在防沙治沙等生态建设中的强大力量。

3.jpg

4.jpg

  开设“全区招商引资典型经验系列报道”专栏,刊发一系列原创报道,从不同角度展示内蒙古各地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具体举措和显著成效。系列短评观点鲜明、论述深刻,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有益的思考和建议。全年刊发了“诚信”公益广告40期,通过公益广告的形式,弘扬诚信文化,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11.jpg

  开设专栏“改革开放内蒙古实践”,报道内蒙古在对外开放过程中,积极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取得的显著成就,为读者呈现了内蒙古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

10.jpg

  做好“不一样的内蒙古”主题宣传活动,通过深入挖掘选题和生动报道,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充满活力、独具魅力的内蒙古。

15.jpg

  “不一样的内蒙古”专版专题还对呼包鄂三地优势产业进行了系统分析报道。呼包鄂作为内蒙古的经济核心区,在产业发展上各具特色、优势互补。文章深入剖析了三地在制造业、服务业、新兴产业等领域的发展现状、优势和面临的挑战,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产业协同发展、充满创新活力的经济区域。

16.jpg

  三、阵地建设责任

  (一)媒体融合情况。内蒙古商报社积极顺应媒体发展趋势,坚定不移地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战略。通过持续加强报、网、端、微一体化的融媒矩阵建设,构建起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传播体系。在原有《内蒙古商报》纸质报、数字报以及内蒙古经济网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传播渠道,开通了内蒙古商报视频号、微博、头条号、抖音号、蒙视频等一系列新媒体账号。

  目前,新媒体综合市场占有率稳步提高,作品凭借其高质量的内容和创新的呈现方式,受到广泛关注,点击量和转发量持续攀升。在报道创意和呈现上,内蒙古商报社不断推陈出新,紧跟时代步伐,关注民生热点,贴近读者需求,生产出大量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现象级新闻产品,有效增强了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17.jpg

  (二)新媒体传播情况。内蒙古经济网、蒙视频、抖音号等平台集中精力打造了一批高质量原创新闻稿件及抖音短视频宣传作品,涵盖了主题宣传、引导社会热点等内容,抢占新媒体舆论宣传阵地,收到了较好的舆论宣传效果。其中,内蒙古经济网全年发稿量13000篇,累计阅读量100万+;内蒙古商报微博、头条等第三方平台发稿量1100余条,累计阅读量1000万+,多篇文章上了今日头条热榜;抖音号、视频号累计发布短视频1700余条,总播放量达到7.6亿+;全网总粉丝量突破百万。

18.jpg

  (三)加强队伍建设。报社着力培养能够胜任全媒体业务要求的全媒型人才,建立一系列科学管理制度,包括新闻从业人员管理制度等,通过制度强化管理,鼓励出精品。建立健全了采编人员的绩效考核和奖惩制度,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制度保障。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奖励激励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选用政治觉悟高、责任意识强、业务能力精、群众威信高的同志为项目骨干,加强对业务拔尖人才的培养和后备人才的储备,切实加强项目负责人、项目骨干的媒介素养、媒体知识、传播技能等。

  组织采编力量积极参加《全区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全区出版物审读专题》《全区出版物审读工作能力提升》等培训班;参加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组织的专题培训课程。

  组织全员参加24期“报业中心职工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培训”,聘请行业专家为采编人员授课,每月开展2次培训或交流,培训内容涵盖两会选题策划、新媒体选题策划、新媒体短视频制作、新闻摄影、自治区新闻奖获奖作品心得交流等。

微信图片_20250530124930_副本.jpg

  (四)健全管理机制。提升媒体运营效率与内容质量,内蒙古商报社通过横向覆盖所属媒体资源,实现采编资源的深度共享与优化配置。实行扁平化管理,减少管理层级,提高信息传递速度与决策执行效率,让采编团队能够更加敏捷捕捉新闻事件。进一步完善采编管理体系,从选题策划、内容创作到审核发布,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确保内容生产传播的安全性与规范性。

  (五)做大做强传播平台。内蒙古商报社坚持“一支队伍、两种平台”的一体化发展理念,打破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壁垒。一支专业的采编队伍,同时服务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两个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做优传统媒体,为读者提供专业、深入的财经分析;做强新媒体,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传播优势,迅速、广泛地传播信息,吸引更多年轻受众。

  四、服务责任

  2024年《内蒙古商报》凭借其优质的内容和专业的报道,赢得了广泛赞誉。先后收到来自中国二冶、天骄航空等报道对象感谢信,对《内蒙古商报》在相关宣传报道、信息传播等方面所作出的突出贡献给予了高度肯定,进一步彰显了其在社会各界的良好口碑与积极影响力。

微信图片_20250530160813_副本.jpg

  五、人文关怀责任

  《内蒙古商报》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通过报道助力乡村发展、关爱社会特殊群体等项目,展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在政府、企业和群众之间,搭建起了沟通的桥梁,为内蒙古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贡献着自己应有的力量。

  六、文化责任

  《内蒙古商报》全年开设“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深走实”,转发《乌海市:红色经典文化课堂深入人心》《增强向心力画好同心圆》《赤峰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新样本》等稿件30多篇;开设“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刊发原创稿件《讲好“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故事,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情怀》《包钢:永葆青春的红色基因》等稿件;开辟“传承中华文化 弘扬中华文明·节气与美食”专栏,全年持续推出原创报道《“三九补一冬”先锋枸杞美味出圈》《大寒时节:除了热炕头,还要吃阿荣旗铁锅大鹅》《腊月二十三 托克托县黑城麻糖把嘴粘》等稿件。  

13.jpg

  七、安全责任情况

  (一)报纸出版安全。2024年全年共出版报纸46期,368块版,刊发文字约256多万字,图片1100多幅,完成了各项宣传任务,采编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制度,采编行为规范,出版质量合格。

  (二)网络媒体刊播安全。内蒙古商报社,坚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一个标准,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贯彻落实到新闻采编的各个岗位和各个环节,加强对网站、新媒体账号的日常监管,加大对信息发布传播环节、留言互动环节的管控力度,坚持“先审后上、分级负责、保证质量”的原则,未经审核的信息一律不准发布。定期自查自纠并及时跟进检查,加大对所属媒体有害信息的常态化清理。紧盯重要节点和关键领域、重点人群和有关账号,加强风险隐患排查。对报纸及所属新媒体汉字使用情况开展了全面自查和清理,进一步规范了网络传播秩序,净化了网上舆论环境。

19_副本.jpg

  八、道德责任

  内蒙古商报社要求全体采编人员恪守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采编行为规范,坚持新闻真实性,不刊发虚假失实新闻;报社对记者采访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严禁有偿新闻、有偿不闻、新闻敲诈;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维护社会公德,维护公序良俗,弘扬社会正气;在报纸一版、网站等平台显要位置,刊发报社监督电话。

  (一)遵守职业规范。不断强化内部管理机制,积极开展新闻宣传工作规章制度、新闻工作者从业规范和廉洁自律学习与培训,坚决杜绝有偿新闻、有偿不闻、“三俗”新闻、虚假报道等损害媒体公信力、影响力的行为发生。尊重原创保护版权,转载稿件规范标注来源和作者署名。

  (二)维护社会公德。大力弘扬社会公德,维护公序良俗。推出“学先进 勇担当”等专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汇聚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强大精神力量。

  (三)接受社会监督。严格遵守新闻采访规范,要求记者新闻采访出示新闻记者证。持续在社属各媒体平台公布新闻职业道德监督热线,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

  九、保障权益责任

  《内蒙古商报》与全体职工建立聘用(劳动)关系,签订聘用(劳动)合同,并按照合同落实相应的薪酬和福利待遇,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严格执行国家休假管理制度,确保员工休假休息的权利。规范新闻记者证管理方面,严格按照《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的要求,完成新闻记者证集中换发,及时收回注销离职离岗人员的记者证,并扎实做好新闻记者证核验和管理工作。

  十、合法经营责任

  《内蒙古商报》始终秉持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将采编与经营严格两分开,坚决杜绝采编人员从事经营活动,确保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公正性与独立性,为读者提供真实、准确、有价值的新闻资讯。

  在广告刊播方面,《内蒙古商报》,拒绝发布各类违法、虚假、低俗广告。每一则广告的审核都经过层层把关,力求为读者营造一个健康、有序的广告环境,维护媒体的公信力与品牌形象。

  十一、后记

  (一)存在的不足

  内蒙古商报社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一直努力前行,但仍然还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原创报道质量还有提升空间。有些报道选题不够新颖,观点也不够独特,内容质量亟待提升,从侧面说明采编队伍能力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专业知识也不够扎实。

  二是深度融合发展还需努力。各平台之间的合作不够紧密,在短视频制作、新媒体发布等方面,精品意识不强,传播质效有待提升。

  (二)改进方向

  内蒙古商报社将持续加强队伍建设,对标新时代职责使命要求,对标单位定位,把能力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通过高标准开展系列学习和实践活动,强化干部职工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完善分级分类的绩效考核体系,将考核评价结果与人才培养、使用、激励挂钩,充分体现人才价值和贡献。通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宣传报道、经营管理等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为推动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讲好新时代内蒙古经济发展故事作出新贡献。

编辑:李姝廷

版权声明:内蒙古经济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285917   蒙ICP备2021003034号-1 

Copyright © 2016- 内蒙古经济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