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呼和浩特9月11日电(徐红梅)秋日的锡林郭勒草原天高云阔,在阿巴嘎旗阿日宝拉格嘎查的草场上,牧民呼伦青格力与妻子伟乐斯正在马群中忙碌。他们用双手娴熟地挤马奶,乳白色的马奶汩汩流入桶中。三天后,这批经过用传统工艺发酵的酸马奶将被送到150公里外的订单客户手中。
36岁的呼伦青格力说:“酸马奶可以调理肠胃,客户很认可。”从传统养羊到专注养马,这位高中毕业就接过牧鞭的牧民,用10年时间探索出生态保护与增收致富双赢的新路子。
面对草原生态保护新要求和市场需求变化,呼伦青格力率先转型“减羊增牛马”,在1.4万亩草场上养殖了120匹阿巴嘎黑马、30头牛。阿巴嘎黑马具备耐寒、耐粗饲,马奶产量高等特点。在每年8月至9月的阿巴嘎黑马产奶旺季,他们每天要挤4次,收获20多公斤鲜马奶。
凭借现挤现发酵、零添加的制作工艺,呼伦青格力的酸马奶每斤卖到15元仍供不应求,客户需要提前一周预订才能尝到这份“草原的味道”。除了销售酸马奶,呼伦青格力还带着黑马参加冬季那达慕比赛,先后在东乌珠穆沁旗、阿巴嘎旗耐力赛中斩获一等奖。
牧民呼伦青格力和他的黑马。新华网 徐红梅摄
现在,很多牧民跟呼伦青格力学习养马技术和酸马奶加工。呼伦青格力总是倾囊相授,他说:“希望大家一起把马产业做大,让草原更绿,牧民的日子更红火。”
阿巴嘎旗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钢朝克图介绍,全旗现有2.26万匹马,其中阿巴嘎黑马6400匹。当地通过举办那达慕赛马节、马文化旅游节等活动打造品牌,扶持牧民发展马奶加工、马文化体验等产业,推动马产业从单一养殖向全链条转型。
近年来,阿巴嘎旗先后获得“中国黑马文化之乡”“中国马奶之乡”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