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呼和浩特11月4日电(徐红梅)“从大学城到东万达,票价两元,预约好时间直接到点上车,比打车方便、划算。”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张星展示着手机上的预约记录,对一种全新的公交出行模式赞不绝口。张星所说的公交出行,是呼和浩特市自2024年9月起投运的“青乘捷”巴士响应式网约公交,它凭借“智慧定制”的特点,成为当地高校学子的出行“新宠”、可靠“通勤保障线”。

“青乘捷”巴士响应式网约公交车。新华网 徐红梅摄
面对呼和浩特大学城数万师生往返东万达商圈的集中性、高频次出行需求,传统公交的固定线路、固定站点模式难以完全满足师生们“少换乘、省时间”的核心诉求。呼和浩特市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青格勒介绍,通过调研,公交公司依托“智慧公交”建设,深度分析出行数据,推出“互联网+公交”网约快线服务,精准对接这一特定需求。
据了解,“青乘捷”巴士运营时段为每周五、周六、周日早8点至晚8点,契合学生群体的出行规律。乘客通过“呼和浩特公交”微信小程序,可自主选择上下车地点、出行时间等。公交系统接收到预约信息后,会进行动态运力调配、规划最优路径,服务模式变革为从“人找车”到“车找人”。
运行一年多来,呼和浩特市这条网约公交快线以其便捷、准时的特点,解决了师生们实习、购物、换乘等多场景下的出行痛点,成为校园与社会间高效、经济的联通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