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经济网-内蒙古财经综合性门户网
    新闻热线:0471-3285915    监督热线:0471-3285917     官方微博    关注公众号
        客户端
内蒙古商报社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
当前位置:内蒙古经济网要闻详细

【非凡“十四五” 征程写华章】人享其行 货畅其流 五大亮点绘就 内蒙古口岸“十四五”开放之路

时间:2025年11月04日 10:40:06 来源:内蒙古经济网  原创 大字 小字

  本网记者 张鑫

  口岸是对外开放的门户载体,更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交汇点。“十四五” 期间,内蒙古以高质量发展规划为引领,突破口岸同质化竞争,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整合粮食、肉类等进境指定监管场地,打造 “边民互贸 + 跨境旅游” 特色口岸,建设大宗矿产品加工储备基地,形成以满洲里、二连浩特为 “两个强点”,中欧班列中通道、东通道为 “两条主线”,产业支撑与平台建设为 “两大基石” 的特色发展格局。

  截至目前,内蒙古经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口岸共 20 个,含空运 6 个、陆路(铁路)2 个、陆路(公路)12 个,构建起空陆联动、多式互补的开放体系,发展成效显著,呈现五大亮点。

  亮点一:客货双增破纪录,口岸开放能级扩容——

  2024 年,内蒙古口岸客货运量双增长。进出境货运量连续两年破亿吨,达 1.23 亿吨,同比增 15%,领跑全国沿边陆路口岸省区;甘其毛都、满洲里、策克、二连浩特 4 个口岸货运量超千万吨,刷新历史。客运量同步创新高,进出境人员 518.7 万人次,同比增 55.5%,对蒙公路口岸 8 座以下小车实现 “应通尽通”。

  口岸开放维度持续拓展。陆路口岸中,阿尔山公路口岸实现常年开放,乌力吉口岸保持临时扩大开放。航空口岸方面,包头、二连浩特航空口岸通过国家验收。跨境通道与通关效率同步提升,中蒙第二条跨境铁路(甘其毛都至嘎舒苏海图)于 2025 年 5 月开工,计划 2027 年建成;满洲里、二连浩特公路口岸货运通道试行 24 小时通关,甘其毛都等重点口岸延长通关时间,形成功能互补格局。

  监管与保税设施建设成效突出。全区进境海关指定监管场地增至 19 个,呼和浩特、鄂尔多斯航空口岸的进境水果、冰鲜水产品场地,及满洲里、额布都格口岸 4 个进境粮食场地已运行;3 个综合保税区 2024 年进出口额 273 亿元。2025年,全部综保区均进入全国综保区 B 类;通辽保税物流中心(B 型)通过验收,全区该类中心增至 5 个(包头、赤峰、七苏木、巴彦淖尔、通辽)。

  亮点二:智慧建设多点突破,口岸运营效能跃升——

  内蒙古从平台、监管、试点三方面推进口岸智慧化。建成投用国际贸易(内蒙古)“单一窗口” 一期工程,推动其向便利化、智能化、国际化发展;14 个边境口岸限定区域及监管场所覆盖视频监控,提升可视化监管与智能指挥能力。

  以满洲里、二连浩特智慧口岸全国试点为牵引,推进 “智慧口岸”“数字国门” 建设。自治区 11 部门联合印发《内蒙古自治区智慧口岸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 5 方面 13 项任务。目前,10 个公路口岸建成智能卡口,实现货物 “一次验放”;满洲里铁路口岸升级智慧系统后,每车厢查验时间从 10 分钟缩至 1 分钟内;二连浩特口岸智慧管理平台一期投用,具备全景展示与数据分析功能。

  创新应用走在全国前列。甘其毛都、策克口岸AGV跨境无人驾驶专用通道全线贯通,成为全国智能化跨境运输创新模式的成功典范。甘其毛都口岸 2024 年 7 月开通全国首个无人驾驶跨境运输 AGV 专用通道,该模式已在策克口岸试运行并向满都拉口岸推广。其依托 5G、激光雷达等技术自主导航,通过 “单一窗口” 完成 “一次采集、申报、放行”,引入 AI 算法推动风险分析转型。相较有人驾驶,单车查验环节减 8 个,通关效率提 80%。甘其毛都、策克口岸AGV无人驾驶跨境运输模式,分别获得2025年中国—上合组织国家数字经济合作“最佳实践成果”和“突出潜力成果”。2025 年 7 月,全国边境省区智慧口岸调研会在甘其毛都口岸召开推广经验。

  亮点三:中欧班列优势凸显,规模质量双提升——

  内蒙古构建中欧班列 “两强点、两主线” 格局,以满洲里、二连浩特为 “强点”,扩容中通道、东通道 “主线”,成为中欧班列重要枢纽。

  中欧班列运行规模持续扩大。2013—2024年,过境内蒙古的中欧班列累计59078列。2025 年1—9月,全区进出境班列6840列,同比增 9.5%;其中,满洲里口岸 3457列(增4.8%),二连浩特口岸 3383列(增14.8%)。始发班列增长强劲,2025 年1—9月到发班列 432列,同比增 30.1%,完成年度任务 86.4%,超目标57列,本土货源组织能力增强。

  亮点四:口岸经济活力迸发,营商环境持续升级——

  内蒙古从经济动能、产业联动、营商环境三方面推动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

  口岸经济动能强劲。形成煤焦化工、铁矿球团等八大进口落地加工产业,建成煤炭、铁矿石等五大类大宗商品仓储基地,年仓储周转能力 1.6 亿吨,为打造全国进境陆路口岸能源矿产品集散中心奠基。重大项目落地见效,满洲里中能化工品储备库完成投资 3.63 亿元,中飞气体项目具备运营条件;二连浩特锦裕铁矿石加工项目一期投产(250 万吨产能),浩田粮油项目扩产纳统。

  边腹产业联动突破。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协同推进边腹互动行动方案》等政策,在 5 个口岸、9 个盟市推进 51 项任务,投入 2710 万元支持 8 个落地加工项目,引导大宗资源在包头、赤峰等地加工。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动态调整《进出口环节收费目录清单》并在 “单一窗口” 公示;满洲里海关建立 “三项机制”,实施 “一口岸一方案”,应对 10 次滞堵风险,叠加 “提前申报” 等措施保障公路口岸 24 小时通关,进出境车辆日均 610 辆(增 59.7%)。收集 73 条企业建议,解决 178 个问题,提升企业获得感。

  亮点五:国际合作深度深化,跨境协同新格局形成——

  内蒙古以机制建设为核心,深化与俄蒙口岸合作。2024 年 1 月,建立自治区口岸办与蒙古国边境口岸管理局合作机制,年内会晤 4 次解决 43 项问题;9 月,建立与俄联邦交通部边境口岸管理局赤塔分局合作机制及年度计划,联合开展中俄口岸联合检查,及时通报运行情况、解决互联互通难题。同时,积极举办多边口岸合作论坛,增进互信、拓展合作领域。

  站在 “十四五” 收官与 “十五五” 谋篇的交汇点,内蒙古口岸实现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从单一通道到综合枢纽的转变,成为服务双循环的重要力量。未来,内蒙古将继续锚定高质量发展,优化布局、提升智慧化水平、深化国际合作、壮大口岸经济,打造全国沿边口岸新高地,为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建设注入动能。

编辑:李姝廷

版权声明:内蒙古经济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285917   蒙ICP备2021003034号-1 

Copyright © 2016- 内蒙古经济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