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经济网-内蒙古财经综合性门户网
    新闻热线:0471-3285915    监督热线:0471-3285917     官方微博    关注公众号
        客户端
内蒙古商报社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主管
当前位置:内蒙古经济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详细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孙美霞:传承祖上手艺,留住舌尖美味

时间:2022年06月14日 08:54:47 来源:北疆新闻网   大字 小字

  微信图片_20220613161959_副本.jpg

  到了孙美霞这辈,“老包子”的技艺还掌握在手,但是店铺不再开了,孙美霞有了一份公务员工作,而这项技艺只有在家里吃包子时才得以展现。

  带着对祖传技艺的不舍和对美食的探索,孙美霞的儿媳陈敏重拾这一手艺。

  今年69岁的孙美霞,她的太爷爷孙疙瘩老先生出生于1886年,成年后在托县河口三道街开办了一家干货店(即食品店),取名“瑞福祥记”,自家包子的工艺就是从那时慢慢固定下来的。由于自家包子很受顾客喜爱,老太爷就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六度包子”。在这之后,“瑞福祥记”在孙美霞的爷爷孙瑞祥先生以及父亲、叔父兄弟两代人的努力下不断发展。

  “婆婆的祖辈、父辈都开店,到了她这一辈上班了,祖传的美食别人无法分享太可惜,何不让老包子焕发新生机?”2015年,孙美霞顺应时代潮流,和陈敏一起创立了“六度”食品店,再一次把自家老包子这道传统美味呈现在首府市民的餐桌上。

  与此同时,孙美霞结合现代生产理念和经营模式,佐以传统的包制手法和独特馅料,把祖辈手中的土豆老包子技艺更加发扬光大——“六度土豆沙葱包”应运而生。

  传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孙美霞说,祖传的技艺采取传统技法,发酵采用老酵发面,初学者不好掌握,尤其和面兑碱。且从拌馅儿、和面到包,哪个环节都不能马虎,如果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蒸出来的包子口感上就不一样了。现在的年轻人能静下心来踏实做一件事还是不容易。说到这,孙美霞为儿媳陈敏竖起了拇指。

  凭借着对美食的执着和热爱,陈敏虽然经历过无数次失败,但是在大家的鼓励下,她最终真正的把祖传手艺学到手并发扬创新。

  “从发面、拌馅儿、包包子都不输我,现在不但开店现场蒸包子,还发展了冷链产业,速冻包子进商超。”孙美霞说,如今包子手艺的发展超过了祖辈。

  更让孙美霞感到欣慰地是,孙子也特别喜欢学习包子技艺,说,日后利用信息科技手段把包子铺开到天南海北。(记者 李艳红)

编辑:李姝廷

版权声明:内蒙古经济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1-3285917   蒙ICP备2021003034号-1 

Copyright © 2016- 内蒙古经济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