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张鑫) 4月27日,记者从2025年一季度内蒙古金融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期,国家外汇管理局内蒙古自治区分局从积极推动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落地内蒙古和推进经常项目行政许可网上办理两方面举措,提升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
国家外汇管理局内蒙古自治区分局外汇管理处处长林燕介绍, 今年3月13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复同意在内蒙古等16省(市)扩大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为获批试点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的跨国企业。
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政策在原跨国公司跨境资金池政策的基础上再添新便利:允许跨国公司根据宏观审慎原则自行决定外债和境外放款的集中比例;允许跨国公司通过国内资金主账户办理境外成员企业本外币集中收付业务;进一步便利跨国公司以人民币开展跨境收支业务;不涉及外债和境外放款额度的资本项目变更等业务可以由银行直接办理。
4月3日及4月25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内蒙古自治区分局通过“点对点实时跟踪、面对面专项辅导”方式顺利为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办理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备案。
此外,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4月1日起,国家外汇管理局就“超期限或无法原路退汇、服务贸易外汇存放境外”2类核准、涉及6项行政许可事项开通网上办理。各经营主体可通过国家外汇管理局“数字外管”平台互联网端办理相关行政许可业务,实现全流程“零跑腿”,从提交材料到办结较传统线下办理模式压缩一半以上时间,经营主体脚底成本大幅降低,网办新政切实提升了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